時事新聞類的報刊只能拿當天的新出報刊。
但一些小報書刊卻可以提前一天備好。
還有香菸、汽水這些商品。
這樣做,就會有個緩衝的時間,不至於因為明天開業所有事情都攪在一起而手忙腳亂。
下午五點,太陽西斜。
“老兄,讓一讓。”
阿新邊喊,邊推著載滿貨物的單車穿過擁擠的人群。
身後另一名夥計同樣推著單車跟著他。
當兩人快接近報檔時。
李安走出報檔,幫兩人把單車推到碼頭上的倉庫門口。
這個小倉庫是三江水幫他找的。
因為報檔需要存放貨物地方。
所以,在二號碼頭的報檔開業前,三江水特地幫他在碼頭上找了這麼一個五平見方的小倉庫。
解開綁住後座貨物的繩子,李安雙手用勁,把一摞摞捆綁好的書刊卸在地上。
“安哥,這裡是兩千份今天新出的期刊。”
阿新拉起短衫下襬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
蹲下身把李安卸在地上的小報分門別類的整理好。
“三天前出的那期呢?”
李安邊卸貨邊問。
相比於新聞時報,類似鹹溼小報這樣的期刊,一般是三天一期或者七天一期。
“拿了一百份。”
正整理報刊的阿新聽見問話,頭也沒抬的回應。
李安搖了搖頭:“新出的期刊二千份,上一期的才一百份,少了點,明天去的時候可以多拿點上一期的小報。”
“上一期都是存貨了,拿那麼多幹嘛?”
聽見這話,阿新抬頭疑惑的看著李安。
小報印刷出來,他們去拿報時,都是拿最新一期的。
也就是偶爾會有顧客問上一期的小報,他才特意拿了點。
“因為有夠便宜!新出的期刊一毛三,上一期的小報一份才八分。”
李安笑了笑,試著引導阿新。
“我問你,來我們報檔買小報的顧客是哪些人?”
阿新思考了一會兒,回答道:
“.除了少量的工人,大多是船員。”
“那就對嘍!”
李安點頭,隨即說道:
“船員隨船出海,少則七天,多則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鹹溼小報又不是新聞報,不具有時效性。”
“對這些船員來說,今天出的和三天前出的並沒有多大區別,因為他們都沒看過。”
“可對於我們報檔來說,區別就不一樣了。都是賣兩毛,新出的小報我們只能賺七分,而上一期的小報,我們一份就能賺一毛二,單獨一份並不起眼,一天的銷量算下來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