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位於港島北岸。
原是一個海濱小村,人口稀少,大部分是漁民,主要集中於洪聖古廟一帶作業。
因為在地理位置上處於較低的位置,故又稱為下環。
1900年左右,港島人口已激增到三十萬,灣仔是當時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
為繼續舒緩稠密的人口,從1921年開始,展開海旁東填海計劃。
在為期九年的填海工程中,共填得36.4公頃土地,由東面的銅鑼灣伸展至西面的軍器廠街。
因填海而得的馬師道、杜老誌道、菲林明道.現已成為灣仔區熙來攘往的主要道路。
駱克道一帶,灣仔有名的紅燈區。
這裡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時鐘酒店,中西食肆、麻將館、歌舞廳、夜總會,有說不完的夜生活。
夜色闌珊。
霓虹燈光下,尚算寬敞的街道上,人群摩肩接踵,街面上非常熱鬧。
李安目光掠過街道上穿著清涼的豔麗女郎,和何宜並行往前走。
“在灣仔,勢力最大的社團當屬長樂社,坐館曹氏長姐,曹燕君。”
“聽說這位長樂社大姐大身手不凡,雷厲風行,整個長樂社都是她的一言堂。”
“可惜是個女流之輩,進取不足,要不然長樂社也不會僅窩在灣仔一地了。”
何宜邊走邊介紹。
李安則是安靜聽著,眼角餘光四下打量。
“我本來準備帶你去酒吧一條街的,不過,去那邊的大多是洋人海員。
關鍵是,這些鬼佬海員一個個眼睛都是朝天看的,一向看不起我們。我們是出來消遣的嘛。既然去了也是添堵,還不如眼不見心不煩。”
何宜先是撇了撇嘴。
隨即笑著說道:“其實,駱克道更熱鬧,靚女也更多。”
李安接過話:“宜哥,我無所謂的。消遣嘛,哪裡都一樣。”
“走吧,就前面了。”
何宜伸手指了指前面。
“對了,我還喊了二個夥計,到時候介紹你認識,都是寶安縣人。現在時間還早,大家同鄉之間聚一聚,晚點再去泡澡放鬆。”
“好啊。”
李安欣然點頭。
本來就打算多結交幾個差佬,何宜既然願意介紹,又是同鄉,李安自然不會拒絕。
走了沒一會,兩人停住腳步。
李安看了一眼頭上的招牌,紫夢夜總會。
“進去吧。”
何宜推開門,兩人一前一後走了進去。
李安環顧四周,裡面燈紅酒綠,人影憧憧,一片觥籌交錯的喧譁之聲,舞池內穿著清涼的靚女讓人眼花繚亂。
說是夜總會,更類似於歌舞廳的樣子。
高臺卡座,有人站起身揮手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