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沈叢之前的造冊,此番柳公允只需要將他手裡的名單調出,一應資訊都是全的,給查案節約了不少時間。
柳公允名副其實,做事公允正派,不僅查了與白言夕關係密切的那些官員門下收的學生,就連胡忠華和吳朝平兩人,也被例行叫去詢問。
大理寺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如戶部左侍郎黃海波這樣的,自然不會輕易吐口,因為一旦承認,那等著他們的就是萬劫不復,因此索性打死不認。
可是他下面的門生都是各地的考生,年輕沒見過多少世面,被大理寺的人反覆嚇了幾遍,就什麼都招供了。
他們自然也不知道什麼舞弊的事,只說再考試前的一段時間,黃海波為他們請的老師曾經反覆讓他們訓練同樣的幾套考題,而科舉考試的內容,恰好就在這其中幾套考題之中。
其他官員的門生供詞大抵也是如此。
更加讓人覺得啼笑皆非又氣憤不已的是,這些官員竟然還共用幾乎相同的考題,換湯不換藥。
白言夕大概沒有想到,這下面的人會如此的懶,都不願意費點心思多做變通,直接拿回去就這般用了,又糊弄編了幾套就湊在一起算是遮掩。
事情若是沒被查,也就這麼過去。
可如今一查起來,這些都是證據!
而且他們的尾巴都沒收好,之前用的這些試題的冊子,在府內都能搜到,柳公允雷厲風行,將這些文稿都收走,這些可都是證據,後續都是要用到的。
既然認定雙方有牽連,便順著這條線查下去,最終查出白言夕和這些人互通訊息的手段。
這個手段,一般人可能怎麼也想不到。
這白夫人身邊有個嬤嬤,嫁給了黃海波府上的管家,既然是夫妻,少不得日日都要碰面,雙方的訊息傳遞,都是靠這麼兩個不起眼的下人完成的。
若不是用心去查,誰能想到這麼一樁驚天大案,竟然是靠著這樣的法子將訊息漏出去。
這可是科考題!
關係著多少考生的性命,竟這般輕率?
誰能想到?
柳公允看到這個結果,真是覺得又可笑又憤怒。
拿到了這些,柳公允才親自登了白府的門,去“拜會”白言夕。
實際上,白言夕在私生活上雖然有些急功近利,將兒女婚事都當成自己往上踩的踏板,但他之前為官是清廉的,而且看上去還很公正。
柳公允跟他的關係不算差,偶爾還會一起下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