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大嘆息一聲,說道:“我來之前,也想過勸周兄,但是看周兄的樣子,是一個能勸動的人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狀態。能勸動的一些人,本身就是在猶豫權衡之中,就好像人有人跳樓自殺一般,站在樓頂上徘徊的,心中尚有希望,是能勸回來的,真是心中死意已決,根本不可能勸回來。張叔大一進來,見了周夢臣就知道,周夢臣心意已決,沒有什麼好勸的。
而且張叔大本身對這一件事情,並沒有持有太大的反對意見。很多選擇,難說對錯,只是如人飲水,冷熱自知而已。所以他一見周夢臣,就迅速轉變心思,將心思放在幫助周夢臣做這一件事情上。
這才是朋友之道。
李子文還有一些轉不過彎來。
張叔大說道:“好,快說說,你都打聽到了什麼。”
李子文嘆息一聲,不好意思說道:“我與楚王府裡面沒有什麼關係,託了好幾道關係,全部問了。全部回話都是沒有這個人。”
李子文覺得有些慚愧。
周夢臣皺眉覺得似乎有些不對。
張叔大已經找到關鍵了,說道:“你確定他們說的是沒有這個人,而不是不知道?”
周夢臣聽了,豁然開朗。
楚王府很大的。
楚王府佔地面積幾乎僅僅比紫禁城小上一圈,裡面的各種僕役太監宗親,到底有多少人,周夢臣並不知道,但是粗略估計,絕對有上千人。李子文託不同關係去問,碰見的自然是不同的人。但是這些人都說沒有這個人就很奇怪了。
在這麼多人之中,確定有一個人,與沒有一個人。幾乎是一樣困難的。
按理說,最少有一些地方不夠高的人,壓根都不清楚這一件事情,難道他們不應該說不知道嗎?
周夢臣眼睛一亮,死死的看著李子文。
李子文還沒有反應過來,只是見兩人如此鄭重,細細回想之後,確定道:“沒錯,是這個,都說沒有這個人。”
張叔大說道:“這個訊息好壞摻半。”
周夢臣立即問道:“此話怎講。”
張叔大說道:“現在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情,就是李家姑娘一定在楚王府之中。而且是被下了封口令那種。所以才有這麼整齊的回答。而在楚王府之中,能下封口令的,也不過那幾個人,楚王,楚王世子,以及楚王其他幾個兒子。”
“李姑娘的事情,與他們之一有關係。”
“只是,恐怕”
張叔大嘆息一聲,他一時間也猜不清楚,李姑娘本身有什麼好下封口令的。除非是李姑娘本身遭遇不測了。
周夢臣心中一痛,努力思索,他緩緩搖頭,說道:“張兄所想,很多都是對的,但是也有一些偏差,張兄忽略了一些細節。”
張叔大說道:“什麼細節?”
周夢臣說道:“那就是李姑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