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伯說道:“好了。不說廢話了,該說的,就趕緊說吧。”
豐城侯說道:“我們商議過了,十幾家一共可以出七十萬石糧食。不過,這糧食不能送給你的,是借,而且不是借給你的。而是順天府衙門。必須有順天府衙門的擔保。不能你不在順天府了,這賬就不認了。”
周夢臣聽了,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說道:“這個沒有問題。”
這不是地方債嗎?比起後世數千億的規模,周夢臣從來不覺這七十萬石很多。周夢臣的思想與而今這些人不一樣,官府還怕欠賬。有的是辦法對沖了。
周夢臣這麼痛快,卻讓豐城侯有些慚愧。
要知道,以大明的生態,周夢臣要是在順天府任上,有這麼大數目的虧空。下任很有可能不接印。因為官員交接,接了印就要負責。這麼大的虧空,讓下面人怎麼還。
對於十幾家勳貴來說,這錢借給順天府也放心。他們畢竟要在北京地面上生活。雖然順天府對於他們來說。大部分就好像時刻西遊記的土地爺一般,有事的時候跺出來問問。沒有事的時候,有多遠滾多遠。
不過,總是免不了打交道的。
這賬在順天府讓他們放心。而且他們根本想過這錢還有還。所以他們在下面做了很多很嚴苛的規定。
“還有。”豐城侯說的有些不好意思。說道:“這糧食是按現在的銀價給你的。等你還的時候,必須還銀子。不能還糧食。”
周夢臣聽了,頓時不樂意了,立即說道:“叔父,這個就不好了吧。”
而今北京城中的糧價是多少?早已超過一兩了。一兩五錢一石都有。而太平時間糧價多少。最便宜的時候,也就是新糧下來的時候,能壓到四百文,甚至鄉下三百文,未必不能弄來。
東寧伯說道:“周大人,不想借可以不借,你不去打聽一下,沒有給你算利息,已經是看在你是朝廷命官的份上了。”
周夢臣知道東寧伯說的對。
這個時代借錢的成本太高了,什麼驢打滾,什麼九出十三歸。不過,他們也知道。周夢臣不是尋常人。不能用敲詐尋常人的手段。也很用了一個很尋常的手法。
這一前一後,就有一半的差價。
尋常時候,七十萬石糧食,也過三十萬兩白銀,甚至還能更少一點。但是而今一下用了翻了一倍的成本。更不要說,誰都看出來,周夢臣一旦開始以工代賑。糧價非要跳水不可。
周夢臣沉吟了片刻,別無他法。只能說道:“可以。不過而今市價波動不正常。一兩一石,我只接受這一個價格,如果再高,我真不要了。”
“好。”豐城侯說道:“就一兩,就一兩。”
東寧伯還有一點不願意。但是見豐城侯開口了,只能冷哼一下,不再說話了。
周夢臣這才鬆了一口氣。七十萬兩。以順天府的賦稅根本不可能還清,他必須想辦法了。
豐城侯說道:“第二,就是水泥作坊。 你這一次營造北京城,需要一個大的水泥作坊。而在此事之後,這水泥作坊恐怕也不用維持了。這水泥作坊就抵給我們。你必須保證,這水泥作坊能正常生產,出了問題,你必須解決。”
這也是思維的不同。
在周夢臣看來,最重要的是生產水泥的技術。而不是別的東西。但是對於這些勳貴們來說,要了技術,還需要從頭建設。哪裡有吃現成的好辦。
周夢臣說道:“原則上沒有問題。但是這水泥作坊,在我卸任之前,必須是順天府的。而且這個水泥作坊,也不能無償給你們。你們也說了,是抵押。這個水泥作坊就是抵押品。北京外城修建好了。在對這水泥作坊估價不遲。到時候該多少是多少。抵了你的借款。”
“而且這個作坊總歸是你們的。在建造的時候,還請諸位給與方便。”
豐城侯看向這些勳貴。勳貴們商議了一下,最後還是點頭了。
他們更多想的是保本。很多細節上沒有去想。他們就沒有想過。
在他們看來十幾家合股做這個水泥。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點賺頭的。用來抵這七十萬石糧食。至於借給順天府的本錢,能弄過來一點,就算一點了。不能要過了,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