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第一師爺
周夢臣還是抽了一個時間去祭拜王抒。以寄哀思。
不過,周夢臣本來是去走一個過場。卻不想,王世貞給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周夢臣祭拜之後,說道:“諸事繁忙。還請見諒。”
王世貞說道:“周兄,是做大事的人,能來一趟嗎,已經難得了。”他微微一頓,說道:“聽說,周兄正在找師爺?”
周夢臣說道;“這一件事情,也傳到了王兄的耳朵中了?卻是慚愧了。”
王世貞說道:“周兄以一己之力,以工代賑,活民無數,實在是萬家生佛,如果不是喪中,我定然去助周兄一臂之力。看周兄的神色,想找來的師爺,也不是很得力。”
周夢臣並不知道自己的名聲,在這一件事情傳開之後,又有一個飛躍。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周夢臣的年齡,將他視為朝廷重臣的一員。
周夢臣開啟了一個哈欠,說道:“還行吧。主要是我不放心。”
王世貞說道:“你不放心,那是沒有人讓你放心。有一個人一定可以讓你放心。”
周夢臣有些好奇,說道:“王兄也要為我推薦人嗎?”
王世貞說道:“正是,而且如果不是周兄,恐怕尋常人還請不到他的。”
周夢臣說道:“不知是何人?”
王世貞說道:“徐渭徐文長。”
周夢臣大喜說道:“居然是青藤先生。青藤先生願意屈居舍下?”
周夢臣自然知道徐渭。知道徐渭的大才,也知道徐渭的怪脾氣。周夢臣可不覺得自己能入了徐渭的眼。
王世貞朗聲道:“琉球佩刀光照水,三年不磨繡花紫。換錢解向市中懸,我貴彼賤無人市。家惟此刀頗直錢,易錢不得愁欲死。客問此刀值幾何,廣州五葛飛輕雨。及今求市不較量,但輸三葛錢亦止。千人十往九不顧,向刀長立折雙趾。一日不食良巳飢,兩日不食將何以。卻走異縣告長官,往日停車儻知己。平生自有孟嘗心,今日翻思門下士。”
周夢臣聽了,說道:“可是,文長先生新作?”
這倒不是周夢臣聽過這一首詩,也不是周夢臣對徐渭的文風有研究,而是周夢臣純粹以邏輯推理的。王世貞不會莫名其妙的朗誦詩歌。必有緣由。
王世貞說道:“正是,這是徐渭聽說韃子犯京師時候寫下來的。你現在能明白了。這個時候,我只要你一封書信,我給你當說客,回鄉之後,為你遊說。”
還好周夢臣在明代讀了幾本書,否則王世貞這番話的邏輯,他都理不順。
徐渭這個人,往日裡清高孤乖,有才是真有才,一等一的大文豪。但是脾氣也真不好。他這種人,平日裡地方官員三顧茅廬都不肯。怎麼可能被一封書信就叫過來,答案就在徐渭的詩中。
在詩中以刀自喻,有才不得用之憾,而為什麼今日不較量了?
今日發生了什麼事情?
自然是韃子冒犯京師,這給徐渭帶來很大的刺激,徐渭想要為國效力,解天下之危難。此心躍然紙上。實在是再明白不過了。
因為周夢臣在北京城下一戰,聲名遠播,即便是在江南的徐渭也聽說過了。正因為如此,王世貞說,他能憑藉周夢臣一封書信將徐渭請過來。
這就是名聲的作用了。
今日可見,古代很多所謂之久仰久仰,不一定是假的。
周夢臣說道:“還請準備筆墨紙硯。”
隨即周夢臣捻筆,沉思片刻。在書信上。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