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圓場
楊繼盛走在大同街頭,只見整個街頭冷冷清清的。好久沒有見一個人。如果不是太陽高高掛著,就疑心是一處鬼城了。
周夢臣在完成了大清理之後,並下得一系列關於土地的命令,將整個大同的閒雜人員一掃而空。各地的流民紛紛招攬的不少。當然了而今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自然還有上山為王的事情發生。
但是大部分百姓在周夢臣誘惑下,都已經迴歸了土地。
而今農耕正忙。大同街頭可不是如同死城一般。
楊繼盛直接到了巡撫衙門。這才發現只有徐渭在此。
徐渭留守巡撫衙門,有了緊急事務的話,還有一個拍板的人。而且徐渭實在不大熟悉北方的農活,他在南方最窮苦的地方,也是種過地的,但是種得是水稻,但是在大同這裡種的是什麼?是小米,麥子,高粱。這些東西徐渭都不是太清楚的。
楊繼盛與徐渭也是打過照面的。
徐渭一見來的御史是楊繼盛。徐渭這才將心思放下來。
楊繼盛一見徐渭,就問道:“周兄在何處?”
徐渭說道:“大人在城外視察春耕,我這就派人請他回來。”
楊繼盛說道:“不用了。想來他也不會在城外過夜。公是公,私是私,還請將饒陽王謀反案所有的卷宗,都移交給我,我現在就要封存。”
徐渭一聽,心中咯噔一聲,暗道:“那是自然。”
楊繼盛果然忙起了公務。將關於這場案子的所有卷宗都拿了過去。找了一個值房,就開始辦公,期間還去拜訪一次代王。等天黑之前,周夢臣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城。楊繼盛也忙了一天。
周夢臣聽說楊繼盛來了之後。立即去拜訪。卻吃了一個閉門羹。楊繼盛說道:“有事明天再說。”
第二天一早,楊繼盛與周夢臣賓主坐定。
楊繼盛立即問道:“大同副總兵郭都,所犯種種,固然足以除以極刑,然而今既無外患,又無軍情。大人為什麼不請旨?”
周夢臣一愣,說道;“本官有王命旗牌,亦有便宜行事之令。”
楊繼盛說道:“便宜行事,並不是用在這個時候的,事急從權,才有便宜行事。本官還是那一句話,而今既沒有外患,又沒有軍情,大人何以用王命旗牌便宜行事?”
周夢臣被楊繼盛問的說不上話來。
徐渭見狀立即說道:“楊大人,郭賊等人盤踞地方,根深蒂固,如果不當機立斷,恐怕事情有變,一旦他們勾結韃子,大同動搖,九邊震盪,正因為如此,我家大人才事急從權。”
楊繼盛沒有理會徐渭,說道:“周大人,這是你的回答嗎?”
周夢臣只是不大適應,楊繼盛突然間的轉變,而今已經適應,恢復到了鎮定自如的狀態之中。說道:“是。”
只是周夢臣不知道楊繼盛為什麼這樣做。周夢臣在北京也是有眼線的,幾乎楊繼盛還沒有到大同,周夢臣就將朝中的變局弄得七七八八的。他也確定,他這一關已經過了。
楊繼盛這是為了什麼?
楊繼盛又繼續問道:“請問,饒陽王案最重要的三個韃子,怎麼忽然死了?”
周夢臣說道:“本官不知道,這是豐城侯世子李儒抓捕的,他們負隅頑抗,短兵相接之餘,收不住手,也是很正常的。”
楊繼盛繼續問道:“那就是說,饒陽王謀反,只有饒陽王自己的證詞了?”
周夢臣說道:“當然不是,還有饒陽王裡通韃子一系列證據,乃至於代王的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