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銀行

第三十五章 銀行

周夢臣說得沒有錯。

為什麼商人要抱團。明清號稱十大商幫。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商幫形成?其實,在後世溫州商人一些行為,也可以窺見一些。那就是溫州商人之間,互相拆借錢款,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行為,正因為互相之間的支撐,這種彼此之間的需要,才讓他們緊密的抱團。

而今也一樣。

甚至更密切。

因為這個時代,金融業是非常保守的。錢這東西,根本不可能給不信任的人。所有商人都在經營小圈子,彼此之間聯姻。同鄉,抱團經營。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從別人手中借到錢。

其實,不要說,皇帝借錢難,真正想擴大經營,借錢也難。

楊博說道:“你就不要拐彎抹角了,直說便是了。”雖然周夢臣遮遮掩掩,但是楊博已經感受到其中的錢味,畢竟周夢臣可是名聲在外,點石成金。

周夢臣說道:“我想建立一座特殊的錢鋪,就叫銀行,與尋常錢鋪不一樣,這銀行本錢要厚,有官府支援,經營借貸存取業務,不管是我之前說的,借給老百姓,還是借給朝廷,還是借給商賈,都能做。有了這銀行,能做很多的事情。”

楊博沉默了一會兒,忽然起身,出去喊道:“去請張家家主來。”

楊博他感覺這一件事情有賺頭。這生意能做,但是他也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其實對生意並不是很瞭解的。原因很簡單,他雖然是晉商的總後臺。但是更多是充當政治上的總後臺,有楊博在。尋常官員就不敢輕易對晉商動手,具體的經營,他其實並不怎麼插手。

所以,這一件事情有沒有利益,行不行得通。他需要有人來判斷。而今張四維的父親最合適。

第一,張允齡積極參與青城貿易,在大同賺得不少,讓張家在晉商之中地位提高不少,另外張四維而今在翰林院養望,也是楊博培養的**人之一。即便是給張四維面子,楊博對張允齡也不同尋常。

所以讓張允齡參與這一件事情之中。

張允齡過來之後,楊博三言兩語,將周夢臣所說的話概括的告訴了張允齡,說道:“你覺得可行嗎?”

提起生意,張允齡摸著鬍子,眼睛微微一眯。看他這個表情,周夢臣似乎聽到了噼裡啪啦的算盤聲,思忖了一陣子,張允齡向周夢臣行了一禮,說道:“周大人,草民有幾個問題,不知道可不可以問?”

周夢臣說道:“問吧。”

張允齡說道:“如果有人借貸不還該怎麼辦?”

周夢臣說道:“報官,讓朝廷抄家。”

張允齡說道:“大人,不是我擔心。實在按大人的說法,我們這個銀行,只能秉承太祖的命令,有三分利息,如果借出的太少。根本不划算,所以一借就是大筆錢財,能借大筆錢財的,都不是一般人,朝廷真能抄了家?”

周夢臣聽了,說道:“自然是能,你不會以為,這一件事情,背後僅僅是我吧?我可以告訴你,這背後直接連在宮裡面。”

“而且,誰說僅僅能靠本金借款。我說過有存款。只需貸款利息,高於存款利息,這生意都能做,甚至是無本買賣。”

張允齡一愣,說道:“存款還需要利息?”

周夢臣說道:“你不會覺得僅僅靠自己本金往外面借錢吧?而且還能做異地存取,別的不說,青城與蒲州之間,大筆銀錢來往不方便的,可以制定存單,在蒲州存款,到青城取出來。只收取一下手續費,不過分吧。”

張允齡說話都有一些結結巴巴的說道:“不過分。”

張允齡內心之中震動非常。這哪裡是一魚三吃,而是一魚數十吃。雖然周夢臣沒有明說,但是他已經感受到,如果存取開出的存單,能夠異地存取,將來很有可能,錢都不出銀行,做買賣的都能用單據完成交易。

一筆錢,能發揮出多少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