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鈍很多時候,僅僅秉承為家鄉在朝廷之上爭奪福祉。不要小看著一點。很多人都不理解。就拿明代威寧侯王越這個人來說,他家是河南浚縣。浚縣關於他的傳說有兩則,第一是浚縣與淇縣劃界。浚縣與淇縣界河是淇河,而河流不是固定的。是在一定範圍內翻滾的。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因為淇河的運動,導致兩岸土地變多變少。兩岸為之打仗,官司打到朝廷上,就是王越動用了影響力。界定淇河中間乃是界限,往西不往東。也就是如果淇河將西岸沖刷了淇縣的土地。那是淇縣吃虧。如果河衝了浚縣的土地,讓原本的土地從河東岸,到了河西岸,抱歉,這還是浚縣的土地。第二則,就是浚縣小河白菜。天下各地都要給朝廷供奉貢品,如果是奇珍異寶,地方都承受不起。於是王越想辦法,將浚縣貢品改為了整個北方都有的白菜。
僅僅是這兩件事情,為浚縣謀求多大的利益,而且一直沿用明清兩朝。可見地方上有一個高官,對地方有多大的好處。反過來想,那就是地方沒有高官,別的地方有,那就吃多大的虧。
明末江南多高官,即便大明北方已經糜爛了。江南的商稅依舊是不能徵收的。未必沒有與這種關係有關。
所以嚴嵩倒臺最擔心的是江西人在朝廷上的地位,而方鈍此去,也要為本鄉人才找靠山。
不過,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理所當然。反而如果不這樣做,才會被家鄉父老戳脊梁骨。
周夢臣說道:“方叔,既然開口了。我豈能不答應。”
方鈍立即吩咐身邊的老僕,去外面將一個年輕官員叫了進來。
“下官耿定向拜見尚書大人。”這官員看上去並不年輕了。看上去與周夢臣年紀差不多。但是奈何,周夢臣身份地位在這裡擺著,耿定向只能說是晚輩。
方鈍說道:“他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去年彈劾吳鵬六罪。本來吳鵬要趕盡殺絕。我出面做了好些事情,才是去甘肅當巡按的下場。而今的事情對我來說,是大不幸,對他算是大幸,他不僅僅不用出外了。還在都察院升了一級。只是而今朝政,我看一兩年之內,是不會安定下來。擔心他受了波及。請你多照看一二。”
周夢臣說道:“好說。能幫我一定會幫的。只是”周夢臣嘆息一聲。說道:“我恐怕不能留在京師了。這樣吧,徐先生,給他一張我的名刺。有事情可以來周府,雖然幫不了什麼大忙。但是能幫都會幫的。實在不行,拿我名刺,想來我周夢臣的面子,還是比較值錢的。”
方鈍立即對耿定向說道:“還不謝謝周尚書。”
耿定向說道:“多些周尚書。”
方鈍給耿定向一個眼神,耿定向立即是去告退。周夢臣也給徐渭一個眼神。
耿定向究竟如何,周夢臣還要考察。不過,耿定向這個人周夢臣很感興趣,不是別的,因為耿定向是言官。明代政爭一向是,大佬幹架,先從言官開始。徐階控制了言官。嚴嵩在很多事情上都失去了主動權。周夢臣之前在外,鞭長莫及,而今想要回京。自然要在言官之中安插自己人。
耿定向如果合適的話,周夢臣自然來者不拒。
方鈍在耿定向離開之後,問周夢臣說道:“你這一次不能留在京師,發生了什麼事情?”
方鈍離開戶部尚書的位置,很多訊息都不靈通了。更不要說,南京兵變的事情,被徐階壓了一手。此刻方鈍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周夢臣將南京兵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說道:“徐閣老高明。我無話可說。”
方鈍說道:“徐閣老,綿裡藏針,看上軟綿綿的,打起人才知道疼。我向來看不管嚴世蕃,但是從來不否定嚴閣老手段也很高明,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人俯首聽命。而嚴閣老卻敗在徐閣老手中。徐閣老的厲害我豈能不知道?”
凡夫俗子都覺得是周夢臣扳倒了嚴嵩,但是知道內情的人會覺得,陸炳的死諫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唯獨如方鈍這樣的人才知道,徐階已經布好了局。周夢臣與陸炳不過是唱戲的戲子而已。
即便他們兩個人做不好,還有其他人上臺。所以嚴嵩不是敗給周夢臣,而是敗給徐階的。
“不過,徐閣老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方鈍說道:“他忽略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