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如何治人心?

第十章 如何治人心?

周夢臣這一次沒有走陸路,而是走水路。

走的就是運鹽河。

這是一條古老的運河,相傳西漢時期就開始修建,後續陸陸續續修補,就是為了運輸食鹽,所以被稱之為運鹽河。

這一條河可以從揚州坐船,連線各處鹽場。這也為什麼,揚州能成為淮鹽的聚集地,在絕對的距離上,各地鹽場距離淮安與揚州的距離相差不大,甚至有一些鹽場距離淮安還是比較近的。

但是正是有這一條路,可以讓食鹽很方便的從鹽場運輸到揚州。這才讓揚州成為大都市。天下鹽都。

很多年前,這條河是貼著海岸線的。但是多少年下來,這一條河已經距離海岸線很遠了。而在黃河的作用之下,運鹽河東側更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從海里冒出來。

當然了,這是後話。

此刻周夢臣坐在船上。

讓揚州知府,在一邊給周夢臣指點,哪裡是新開的土地,哪裡不是。運鹽河因為長時間沉積,其實也成為了一條上河,運鹽河兩岸,固然有不少局面。但是運鹽河東邊,很多土地都是鹽鹼地。

正這一次開墾的土地。

周夢臣時常停船,下去與屯耕點的百姓商談一番。

在他的關注之下,雖然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大體上還是不錯的。

周夢臣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

周夢臣問林潤說道:“你覺得在運鹽河以東,設定幾個縣如何?”

林潤說道:“大人,朝廷恐怕不會允許的。”

周夢臣說道:“為什麼?”

林潤說道:“一來,這裡人太少了,即便有移民開墾,今後幾年,人口也充盈不起來,幾個人屯耕點,看上去還不如很多地方的村子。這裡設縣,恐怕太消耗人力物力了。一個縣一套班子,十幾名官員,還有百餘衙役,這裡根本支援不起來啊。”

“二來,增設府縣,就要增加開支。增加開支,就要給當地百姓加稅,這樣一來,就為當地百姓增加了負擔。不如,讓他們附從海陵等幾個縣。於他們於朝廷都方便。”

周夢臣聽了。

他嘆息一聲,說道:“如此一來,這些土地,會有多少在這些開墾百姓手中?”

林潤一愣,不知道說什麼了。

周夢臣沉思了起來。

這又是思想的碰撞。

大明對於增加府縣,從上到下,都是不是很積極的。

就如林潤剛剛所說的。增設了衙門,增加了朝廷開支,增加了百姓負擔,看上去有百害而無一利。真的如此嗎?

周夢臣很清楚,官府管不到的地方,鄉紳在管。但是鄉紳到底是不是官府,有些事情,他們根本辦不到。

大明官府意識形態之中,愛護百姓才是第一。但是他們愛護的方法很有問題。比如有的稅官,在徵收到足額的關稅之中,大開關門,來去自如,說是與民方便。

大明上下為了財政絞盡腦汁,下面官員這麼大方。正因為這樣的思想,讓官員對百姓加稅,都是罪大惡極。即便要加稅也只能加正稅了。

慢慢的愛護百姓,變成了愛護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