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章 徐黨的分裂

但是而今他在內閣的資歷太淺薄了。才短短一年,很多事情都沒有理順,不要說,能不能將徐黨全部收攏到自己麾下,單單是以首輔身份掌控內閣,維持天下運作,李春芳就不一定有把握。

且不說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內閣首輔可不是誰都可以當的。徐階在內閣之中已經有十幾年了,可以說坐了多年冷板凳了,早就明白內閣是如何處理天下事務的。更不要說,徐階當年在地方十年蹉跎,對他的辦事能力,也是有磨礪的。而李春芳進入官場的時間,比周夢臣都短,要知道,周夢臣中進士之前,就已經在做了兩年官了。而李春芳更是在科舉之後,立即進入翰林院之中。一直做得都是清貴的職位,根本沒有處理具體政務的經驗。

這或許就是內閣一定要按排名替補的原因之一。

內閣成員都是從翰林院之中來的。他們都是沒有經驗的。進入內閣之中,最好先從最末位坐起,等熬得他們當首輔的時候。已經最少數年,最多十幾年之後,如果這麼長的時間,還不能將內閣運轉摸透,他們根本當不起他們的狀元,榜眼的名頭。

李春芳能當狀元,學習能力,智慧,悟性,底蘊都是不錯,給李春芳兩三年,或許李春芳真能領悟首輔要這可做。但是決計不是現在。

所以李春芳不是沒有想過徐階退下來的時候。但是他決計不希望是現在。

李春芳說道:“老師,可是有什麼為難的事情?弟子們可以分憂,朝廷上下是離不開老師的。”

徐階摸著鬍鬚,說道:“這是我最後教授給你們的一課,為官三思,思危,思變,思退。思危,思變,其實就是思進,官場之中,何處沒有危險,何處沒有變數。大勢如此,很多時候不進則退。必須在危險之中尋找機會,變化之中尋求自己的定位,萬事不縈於心。才能一步步走下去,但是物極必反,人都有極限的,當自己到了自己的極限時候,就該想退了。月中則虧,日中則落,這是天地之理,人亦如此。沒有一個人都能永遠在巔峰狀態。人總是要有落幕的一日,不明白這個道理,就看看夏言與嚴嵩是什麼下場。就知道,當退不退,會是什麼樣子。”

李春芳說道:“老師,您說得我都懂。但是不是現在。”

徐階說道:“當你覺得我該退的時候,我就退不下來了。”

徐階這一句話,有幾分誅心的意思,的確,當李春芳覺得徐階該退了。那就是徐階的核心班底都不再擁護他。 到那個時候,徐階又怎麼能全身而退啊?

在軍事上,撤退比進攻更難。而今徐階也覺得如此。

因為徐階退下來,就沒有任何權力,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局面。更不要說,薄情的嘉靖,與夏言與嚴嵩兩個前任做出的榜樣。也讓徐階擔心非常。

所以徐階才給自己留出這麼大的餘量。

對,李春芳說得不錯,即便徐階推遲一兩年退下來,看上去也沒有問題。但實際上,會怎麼樣?是說不清楚的。就好像徐階本身也覺得,周夢臣即便進京,一兩年之內,也先不起什麼大浪。但而今是什麼樣子?

就不用多說了?

現在他能安排好,將來就不好說,反正他也看清楚了。在嘉靖手下,他下一任一定是他的對立面。而決計不是自己的弟子。既然如此,早安排好早好。將來就不好辦了。

李春芳被徐階這誅心一問,一時間語塞了。

徐階說道:“這一件事情暫時保密,誰也不能說。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告訴我。我能辦得都給你們辦了。”徐階的目光聚焦在李春芳身上,說道:“我退下來之後,你就是內閣首輔。好好準備,好自為之。”

徐階知道,李春芳大機率是守不住這個位置的。但是他料定李春芳不會讓給周夢臣的。所以,徐階只能這樣叮囑。他隨即將目光看向了張居正。說道:“叔大,你留下來。我有話說。”

其他弟子都退了出去。

李春芳退出去的時候,深深地看了張居正一眼,鼻子裡還狠狠地“哼”了一聲。這一切都被徐階看在眼裡,此刻的李春芳怒火中燒,已經是好不掩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