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二章 謝張之爭

第一百五十二章 謝張之爭

謝彬其實很想投奔周夢臣,他是有渠道的,畢竟是一個進士,而且與王宗沐都是同年。這種拐彎抹角的關係,不知道有多少。不過,他終究是絕對與張維談一談。

總之善財難捨。

謝彬還是希望將能說服張維等人一併投誠。他謝某人就在背後不出面。只要大明想統治月港,就必須依靠當地士紳,那麼誰是當地士紳,非謝家不可。

如此一來,謝家搖身一變,就洗白了。與之前的種種事情毫無關係。

至於張維等人投降之後,是什麼下場?謝彬才不關心。

謝彬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要說服張維。

只是張維與謝彬兩人簡直是水火不相容。謝彬雖然也是在月港長大的,但是他一路上科舉。做官。反抗嚴嵩,這一系列流程下來,謝彬已經成為大明士大夫的一員。他從心理認同大明,認同大明朝廷。甚至認為周夢臣做的對。

不過,是他的家族與朝廷對立。讓他不得不站隊。他也是儘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他解決的方向,就是將家國之間的矛盾化解掉。而張維卻完全不一樣。

張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經歷與汪直是有些相似,不過,不一樣的是,汪直身後還有徽商,甚至汪直到臨跑之前,他與徽商其實還是有聯絡的。只是因為身份地位的變化,雖然斷絕了聯絡,但是暗地裡一直有默契。這也是為什麼汪直死後,能葬回家鄉,他的墓還被家鄉維護的原因。

但是張維卻不一樣了。

張是大姓,但是顯赫的張姓家族並不是太多。而張維更是後來才改了這個名字。至於之前叫什麼名字,已經不可考了。總之,張維從一開始行商。經歷不知道多少風波,才創下一分好大的基業。最後他才回月港生活。並漸漸的成為了月港的話事人。一步步都是張維自己做到的。

他在其中,不知道與官府與士紳有過多少衝突。

他才不相信朝廷的信用。同樣,見識外面的大風大浪。見識過南洋東洋,他才不會將自己的思維侷限在月港,侷限於大明。實在不行,揚帆遠航,去南洋討生活。

這並不是汪直與張維一樣的選擇,而是一個潮流。從倭亂開始一直到清末,中國對東南亞的移民,一直在進行著,福建人在其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汪直與張維不過是順從這個潮流而已。

張維有這個退路,心中自然硬氣。他雖然也對月港能不能保住,也不是太有把握。但是輸人不輸陣。他只要保住自己的實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以,讓他給周夢臣一些好處,從而能保住月港,他自然是願意的。但是要張維向周夢臣投降,將月港拱手相讓,甚至自己還要成為大明朝廷的階下囚。

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雙方的思想南轅北轍。所以一見面,就是火星撞地球。

謝彬認為張維天生賊骨,桀驁不馴,不知道三綱五常為何物,更是狂妄自大,不知收斂,此早必死無葬身之地。

張維覺得,謝彬看似是一個男人,其實就是一個女人,小肚雞腸,蠅營狗苟。算計雖然多,但是全然無用。還不等周夢臣出兵,他自己就將自己的膽子嚇破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