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八章 對馬宗家

只要強者還是保持自己的強大,他們會有無限的忠誠。但是當強者不再強大,他們會有無限的殘忍。

周夢臣對此也有一些預感的。估計對馬宗家的忠誠,也不是多純粹。但是做大事情的人,就不應該太過潔癖,忠誠的人要用,不忠誠的也要用,表面忠誠的也要用。

故而,周夢臣也沒有深究這些宗家到底是怎麼想的。說道:“對馬宗家參與到倭寇之中沒有?”

宗晴康說道:“大人,我等對天發誓,我對馬宗家決計沒有派人去天朝劫掠。而胡大人也對此檢查過了,對馬家凡是去過天朝的,皆處死。也不過幾百人而已。”

宗晴康玩了一個文字遊戲。

對馬家早就發財立品,脫離的低階趣味了。

他作為中朝貿易的中間商,掌控著要害商道,在海貿上,豈不比劫掠賺錢多嗎?為什麼要親自下場。對馬宗家的確沒有派人去大明,但是他是作為背後的銷贓商而存在的。

從賺錢這方面,賺得要比親自去打打殺殺的人賺得更多。

周夢臣對此也沒有深究,因為無法深究。

法不責眾。

在這個時代,日本九州人口還不算太多。倭寇在日本這邊,幾乎是半公開的,特別是九州這邊,幾乎所有的頭面人物,都有參與進去。

周夢臣要的是九州安插一處據點,從此監督九州去掉這一門生意,並把持中日航道,而不是為了之前的事情,將參與的人全部都殺了。這辦不到。

打敗九州各家的主力容易,但是要將各家斬盡殺絕,卻是難了。

周夢臣問道:“那麼倭寇一事,是誰在背後支援?”

宗晴康遲疑了一會兒。他很清楚這背後,九州大名幾乎人人有分,有些沒有參與進去的,也購買過贓物,甚至日本京都大人物們也不在乎手中的明朝物件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裡面牽扯的太大了。

而宗晴康已經打聽了天朝這一次徵日。是因為倭寇而來,更敏感的感受到,他在這裡說的話。很有可能是大明用兵的證據與藉口。

如此一來,他就自外於日本了。

不過,他微微抬頭看向周夢臣,卻見周夢臣神光內斂,從眸子之中,一點也看不出傾向性。似乎好像問吃了沒有。

他面對這看似平實的目光,心中卻猛地一緊,心中暗道:“事已如此,我宗家從今後,就不是日本人了。”

其實,這年頭國家意思與後世民族國家意識大有不同,前文說過陳東,他是中國人,但是他在薩摩藩長大,甚至作為老藩主義子。當然了,這個義子到底是嗣子,還是類似養在身邊的武士。假義子之名,就不清楚了。

陳東作為中國人,他的自我認知也是中國人。在為薩摩藩效力的時候,一點也沒有覺得不對。秉承的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而已,不在乎這個君是誰。

而對蒙古效力一些人也是這樣的想法。

同樣大批為大明效力的蒙古將領,回回將領,也是同樣的想法。

宗家本來就在朝鮮與日本之間,雖然淵源出於日本,但是多年與朝鮮,乃至於其他海商打交道,在生活習俗上,與日本本土還是有些差異的。而今為了生存,也毫不猶豫的將日本人的頭銜扔掉。

今後,他秉承著今後要做大明宗家的想法,說道:“九州各大名都有參與,以大友家與島津家為首。大內,毛利都也有參與。”

周夢臣聽了暗暗點頭,他豈能不知道誰參與進去了,說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話,看似詢問,又好像是試探,說道:“我欲用兵於九州。不知道宗家主,有什麼想法啊?”

&n..pppp('奮鬥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