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八章 在那梨花盛開的地方

田坡村村民以前對於環境沒有太大的感觸,村裡的垃圾大多是牲畜糞便、腐爛的果蔬,以及少量的白色垃圾,找一個距離生活區遠的地方隨便一倒。

現在田坡村人流量較大,小到一些餐飲小吃,大到一些包裝袋,遊客帶進去的白色垃圾到處都是。既然要發展旅遊業,總不能讓人目之所及皆為垃圾廠,風吹臭氣滿街道。

黃佳艾第一個發現環境問題,她建議農村的生活垃圾要統一處理,起碼每一個村必須要有一個專門處理垃圾填埋的地方。要在村裡設立生活垃圾桶站點,組建一支維護環境衛生的隊伍,時刻保護環境清潔,更重要的是提高村民們的素質,讓他們有衛生意識。

黃佳艾這一意見提出以後,得到村委很大的支援。棠川縣政府投入專門處理垃圾款項一共800萬,在李家寨、小勺衝、水箐寨各設一個垃圾處理點,每各二十米設立一個垃圾桶。

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田坡村在發展的同時,深刻注意到環境的問題,及時杜絕垃圾對生活的影響。

田坡村長街宴過後,祥雲合作社的分廠迎來開業,這是田坡村第二大現代化工廠。

剪彩儀式在廠子前舉行,來參加祝賀的不僅僅有田坡村村民,還有祥雲合作社總公司的領導人,噶底鎮的領導,甚至有棠川縣的市民。

田坡村脫貧致富的事蹟已經在棠川縣流轉為一段佳話,曾經貧窮的小山村能有今天的成就,或許是因為有一群好的帶頭羊,實則更是因為田坡村村民們的自強不息。

黃佳艾的肚子出現明顯的凸起,走路也不像當初那麼便捷,但她還是在村裡東奔西走,全然當做是一種鍛鍊。

田坡村旅遊景點在2月全面完工,各個景點設立起觀景臺,“一元錢公交”不僅為遊客們服務,別連通起三個寨子之間的交流。

古色古香的建築在山中屹立,遠離喧囂城市的民宿帶著些許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萬畝梨花競相開放,在深山之中爭奇鬥豔。

田坡村三月花美,九月果香。微風過境,沁人心脾……

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在家裡憋了一年的遊客們再也按耐不住想要出去邂逅美景的心。

正好趕上三月的梨花節,田坡村幾乎天天接待的遊客都在3000人以上,有時候更是達到5000人。遊客們來自五湖四海,千里舟車萬里行,只為一睹梨花香。

為了不影響遊客們的體驗,黃佳艾和村委的工作人員嚴格控制人數,每天都接客量不能超過3000人。防止疫情的擴散,更是在各個地方設定檢查點,景區內也安排巡邏勸戴口罩的工作人員,讓遊客真正體驗到安全出行。

田坡村圍繞著鄉村振興計劃,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大力窮實農村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著村民們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21年上半年,依託著田坡村萬畝梨田帶來的旅遊業收入,進而推動手工業發展,可實現每年100萬左右的利潤。魯沙梨每年產量達2萬噸左右,市場價值大概在2000萬。

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一塊曾經被人遺忘在大山中的寶地,正散發著它奪目的光彩。

建黨百年之際,村民為謳歌黨和國家對田坡村的幫助和關懷,自行編排出一場大型的表演《在那裡花盛開的地方》。

“曾經這裡是座被遺忘的深山……”

“娃她爹,挖菜去!”

“咯咯咯……那山雞飛走了,快撲!”

“今個兒又吃窩窩頭。”

稚嫩的聲音響起:“阿媽!我不想再吃野菜了,想吃肉。”

“乖!豆腐也是肉。等你爹打到山雞,阿媽給你燉雞吃。”

……

“他們來了!”

“誰來的了?”

“黨和國家來了!他們帶著樹苗,他們帶著希望,他們真的來了!”

“這樹苗4年以後才會結果,有啥用?”

“有用。”

“凌晨3點,他們還在發樹苗。”

“且信他一回。”

“這樹苗咋生蟲了?這樹苗葉子咋黃了?”

“大娘,這樹病了。”

……

“看到那萬畝梨花了嗎?是希望,今年定是一個豐收年。”

“水泡梨農村合作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