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沒有他想象的嚴重。
付出一些代價能解決,
但形式依舊十分嚴峻。
流入根據地的大量假幣需要清除,雜幣和偽幣也需要清除,這一次交鋒,冀南根據地損失很大。
“沒辦法。”
“咱們經濟底子太薄弱了。”
副總參搖了搖頭。
貨幣戰只是經濟戰的直接表現形式,背後的本質,是軍事實力,工業實力的交鋒,後兩者,根據地和部隊都遠比不上鬼子。
吃虧才是正常。
他繼續說道:
“冀南根據地這次吃了大虧,我們這邊,還有太嶽軍區,呂梁山區,也要做好準備。”
“小鬼子肯定會用這一招搞破壞。”
老總也語氣嚴肅的說道:
“我準備馬上召集各根據地負責人開會。”
此時,不知道什麼時候進來的師長也說道:
“得想個辦法,徹底清除咱們根據地的各種偽幣,雜幣,甚至法幣也要禁止流通,不然今後還是要吃大虧。”
混亂的國內環境,造成了根據地市面上異常混亂的貨幣——銀元、法幣,渝幣,日偽的偽聯銀券、汪偽的中儲券、各種地方土雜券
這也是冀南邊區吃大虧的根本原因之一,被這些偽幣拖了後腿。
如果邊區邊幣獨佔,假幣可就那麼容易迅速鋪開了,一開始就會被發現。
“只能慢慢來。”
副老總搖了搖頭:
“除非有足夠的本金,比如銀元,或者美元這些硬通貨幣,否則只能慢慢來。”
鬼子將大量土鈔、偽幣趕進根據地,導致根據地老百姓手裡握有大量偽幣,想要清除,要麼使用逐漸貶值偽幣政策慢慢擠出去。
或者直接宣佈偽幣大貶值,甚至無效。
前者見效慢,代價高。
至於後者,等於是讓老百姓承擔了貨幣戰爭的代價,不僅違背部隊建立初衷,也損害根據地的群眾基礎,還是日本鬼子樂意看到的。
“大量本金,咱要是有這個···”
老總搖了搖頭,話還沒說完,就聽到旅長的大嗓門:
“老總,我們要發財了!”
···
與此同時,
北評,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一位鬼子軍官正在向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參謀長宮野道一彙報,語氣中充滿了得意洋洋:
“此次經濟特別行動,共計獲得進口白麵一千噸,進口豬板油五十七噸,桐油五千升,豬鬃一千斤,各類牲畜一千三百頭,布匹···,除去損耗,總計收益在一百萬日元左右。”
“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