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運輸能力啊···”
和鈴木蕃二一樣,被突然發動的百團大戰搞得焦頭爛額,甚至暈倒吐血的多田駿,同樣注意到了運輸,這個關鍵因素。
“這次八路軍實力雖然超乎預計,但整體實力其實依舊不如我華北方面軍。”
“只是蝗軍兵力過於分散,而且八路軍的突然襲擊破壞了運輸通道,橋樑也被大範圍破壞,導致蝗軍兵力無法及時集結。”
“後勤供應也嚴重受限。”
剛剛上任的渡邊點頭贊同。
宮野道一死後,就任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的是臨時派遣的一位師團長。
沒有最終任命。
而那位眼見華北局勢,認為待在這裡不是好事,於是調動背景後臺,在大本營一番運作,最終離開了華北方面軍,前往了關東軍。
渡邊參少將新就任華北參謀長。
雖然是剛剛上任,他此人明顯對華北局勢非常瞭解。
得益於準備十一月份開始的大掃蕩,目前華北方面軍的物資儲備其實非常充足,無法發起大規模作戰,但各駐軍就近防禦是沒問題的。
但問題就是。
囚籠戰術導致蝗軍兵力過於分散,機動兵力嚴重不足。
以及,八路太嶽根據地突然崛起,實力太強,導致他們不得不抽調大量兵力去加強防禦,更進一步加劇這個問題。
加上交通線被破壞,
部隊機動能力進一步受限。
而八路軍今時不同往日,對付成建制的八路軍部隊,尤其是主力團,必須聯隊級蝗軍,甚至精銳主力團,比如太行山區的十六團,甚至需要旅團級兵力才能穩定勝利。
蝗軍有這個兵力。
奈何,
兵力無法及時集結,並且抵達目的地,後續後勤補給,或是因為運輸道路,或者是因為土八路阻擊,也無法及時抵達,導致戰鬥失利。
往往蝗軍援軍抵達後,橋樑,堡壘,據點都已經被土八路破壞殆盡。
而八路軍,
卻有著極高的機動性。
不僅僅是部隊,還有後勤物資,以及繳獲物資的運輸。
而他們,靠的不僅僅是那幾十萬之巨的民兵動員,
還有卡車。
根據前線偵查,有情報稱,八路軍有一種龐大軍用卡車,一次能運輸幾十噸物資,而且還能在土質公路上每天行走近三百公里。
不然無法解釋,為何冀南地區,每天都能向市場供應一千多噸糧食。
加上八路軍這段時間瘋狂修建的公路,使得即便是大型裝置,大量物資,能迅速而且高效的抵達作戰區域。
要知道,
八路軍的地盤,比蝗軍更加複雜。
“命令各地駐軍沿著鐵路線原地駐紮。”
雖然意識到,八路軍有一種強大的汽車,組織物資運輸,從而實施了這次百團大戰,但多田駿語氣十分平靜。
他還能怎麼辦?
如今土八路依舊在瘋狂進攻,瘋狂的破壞交通線,導致華北地區帝國財產損失慘重,而華北方面軍因為機動性和物資不足,無法有效應對。
局勢預測短時間不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