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完成初步作戰目標。”
“全面並徹底的破壞,包括正太線,同蒲線,平漢線在內的鬼子運輸線,據點。”
當參謀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參謀部的參謀們齊齊歡慶:
“太好了!”
“哈哈··”
“···”
等參謀們釋放心中的歡喜後,副總參才繼續說道:
“接下來,我們的任務就是打通通往邊區的通道,然後組織人手修建可供卡車隊通行的公路。”
此次大戰還有一個核心目標。
打通通往陝甘邊區的運輸通道,然後透過獨立團的重型卡車隊,向陝甘邊區運輸糧食等物資,支援抗大的培養人材。
從而徹底打破果脯對陝甘邊區的封鎖。
成為八路軍的大後方。
“是!”
參謀們幹勁十足。
百團大戰的順利實施,讓眾參謀們看到了自身的實力。
不僅僅超乎鬼子,超乎晉綏軍,超乎果脯的預期,甚至還超乎了總部參謀們的預期。
不知不覺間,原來八路軍已經這麼強大了!
···
“沒想到··”
“我們已經如此強大了。”
會議室內。
師長,老總,副老總幾人會面。
師長忍不住感慨一聲。
十天時間,完成預計十五天,甚至二十天的作戰任務。
如此情況,讓即便是他們都不得不驚歎,己方實力增長之迅速。
“這次我們能提前完成作戰任務,不僅僅是因為,李雲龍搞來的那些先進武器彈藥。”
“核心原因在於老百姓的幫助。”
“尤其是是太嶽和太行根據地的民兵,幫了大忙。”
副總參總結道。
為何能提前完成作戰目標?
除了先進充足武器彈藥,帶來的部隊戰鬥力提升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充足且士氣高昂的民兵部隊。
古語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個道理,在當前,不僅僅沒有被淘汰,反而愈發重要。
隨著先進武器裝備的大量裝備,八路軍對後勤的需求也極大增加,部隊自身能攜帶的補給,只能支援一兩天的行軍和戰鬥。
而這次戰鬥,涉及整個華北平原。
部隊本身又主要駐紮在郊區,補給輜重的運輸,只能靠人背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