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
十二月壹號。
總部。
會議室。
一場軍事會議正在召開。
一位總部參謀正在發言:
“除去戰鬥損失,遺失,損壞等,包括獨立團在內,我全軍合計有三百門120毫米重型迫擊炮。”
“三百門。”
當聽到這個數字,老總只感覺一陣身心舒暢。
120迫擊炮炮彈重量十六公斤,但得益於迫擊炮炮彈的膛壓低,裝填的炸藥質量高,其的威力遠超鬼子的105榴彈炮。
堪比國外同口徑的120毫米榴彈炮。
七千七百米的最大射程,雖然距離重炮還有一段距離,重炮需要的不僅僅是威力,還需要射程,但這個射程也差不了太多,能用。
而且兩百多公斤的重量,單兵都能短距離機動,騾馬就能山地機動的機動性,非常適合根據地的地域作戰,可以彌補射程的不足。
精度上,也不遜色於老式榴彈炮。
完完全全就是重炮。
三百門重炮。
這是定海神針。
是趕跑鬼子掃蕩,拱衛根據地,保護根據地老百姓,維護根據地發展的定海神針。
“合計儲備120迫擊炮炮彈,二十七萬發。”
參謀繼續彙報。
雖然每個月可以獲得十萬發額外炮彈,和獨立團還有每個月兩萬多發,但百團大戰對炮彈的消耗很高,即便算上十一月份新到的十萬發炮彈。
目前只存下來二十七萬發炮彈。
“二十七萬發。”
“好。”
不過這個數字並不少,甚至非常多,老總非常滿意。
平均每一門火炮七百發。
有點少。
每門火炮不到十個基數。
但也足夠了。
“還有82迫擊炮五百餘門,60迫擊炮七百餘門。”
參謀繼續說道:
“82迫擊炮炮彈儲備十萬發,60迫擊炮炮彈儲備二十萬發。”
“少了點。”
對於82和60迫擊炮的數量,老總就有些不滿意了。
82、60迫擊炮,每個月獨立團就能留出來三百多門,前者一百門,後者兩百門。到十二月份初,總數其實已經超過三千門。
但不同於120迫擊炮,這種最低都需要團一級配備的火炮,82和60屬於營連級火炮,在和鬼子的戰鬥中,損失大。
炮彈消耗也很多。
“全軍有兩千多挺捷克式,二十萬支步槍,其中老式步槍有十七萬支。”
參謀繼續彙報武器資料。
“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