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
冀南平原,池縣以北,大和聯隊防禦陣地。
“哎··”
大和聯隊長站在聯綿的陣地上,看著眼前一條條,七米寬兩米多深,橫亙在陣地上的一道道反坦克深壕溝,以及連綿成串的反坦克水泥墩,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依靠不斷增加的陣地縱深,不斷加寬的深壕溝,不斷增加的反坦克地雷數量,不斷增加的反坦克水泥墩,大河聯隊守住了這一片陣地。
將一波一波的敵人攻勢擋住了,沒有丟失一片陣地,將敵人的兵鋒擋在了池縣之外,避免了八路兵鋒的繼續推進,威脅石門等重鎮。
完成了天蝗委予的重任,
守住了帝國的在華利益。
但···
面對每一次最少十五輛,其中有兩輛破障坦克,三輛加裝了反地雷坦克滾筒的謝爾曼坦克,以及剩下十輛正常謝爾曼坦克,外加一千餘步兵,在四門120迫擊炮的掩護下的進攻,每一次大河聯隊都損失極其慘重。
精心構築的陣地被嚴重破壞,埋設的大量地雷會被清掃,反坦克水泥樁會被搗毀,士兵會被殺死。
而且,
敵人的傷亡明顯更少了。
不是坦克傷亡。
自刺雷進入部隊服役後,經過半年的摸索,刺雷戰術已經愈發成熟。
在各方火力的掩護下,在誘餌部隊的引誘下,從訓練營出來的刺雷武士,隱蔽在前線隱蔽單兵坑內,經常能在近距離摧毀敵人坦克。
但刺雷的威力太小了。
它只能摧毀敵人的坦克,對於坦克內的坦克兵無能為力,甚至大部分時候都無法摧毀敵人坦克戰鬥力,能作為炮塔繼續戰鬥。
至於新式的加大威力的第二代刺雷,雖然威力巨大,不僅僅能徹底摧毀敵人的坦克,還能殺傷敵人坦克內計程車兵,但由於重量比現在服役的重了一倍,對戰術影響太大,根本無法使用,未能獲得大規模服役測試。
而敵人,在坦克出現損失之後,就會有序撤退,留下一些坦克殘骸而已。
但蝗軍··
“哎···”
大和大佐看著眼前正在修補壕溝的蝗軍士兵,修護反坦克水泥裝計程車兵,重新埋設地雷的蝗軍,以及··抬著屍體離開的收屍隊,再次深深嘆了一口氣。
每一次敵人進攻,蝗軍守住的代價,還包括數百名帝國武士,甚至可能更多更多,大河聯隊損失最多的一次,是一千七百人。
而留下的敵人坦克,最多三四輛。
因為傷亡數量太大,他聯隊組織了專門的收屍隊。
在進步的,不僅僅是蝗軍,敵人的戰術也愈發成熟,對坦克的使用,也愈發精銳。
起初,敵人還只能組織三四輛坦克一起的進攻,因為戰術組織不熟練,對武器的使用也不熟練,經常被帝國抓住弱點選潰,打退。
大和大佐還經常見到過,戰場上敵人被自己坦克壓傷的情況,
甚至誤傷的情況。
但現在,每一次攻勢,都是十五輛起步,甚至三十輛一起出動,每一次,帝國都需要付出數百,甚至數千人的傷亡代價。
以至於,帝國即便武器裝備越來越多,補給越來越充足,陣地越來越堅固,但傷亡越發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