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16 沈家母子

116沈家母子

在沈家沒說幾句話,袁小魚幾人就離開了,袁小魚覺得沈家人都不錯,盧氏是典型的那種古代婦人,說話溫溫柔柔的,因為沈翔父親早逝,目前就她們母子三人相依為命,盧氏還是挺以自己兒子為中心的,並且也是一個很實在的人。

並且袁小魚覺得沈翔的家教很好,很是孝順,對待他們很誠懇,一點都沒有看人下菜碟的感覺。

並且他妹妹恪守禮數,小姑娘很懂規矩以及禮儀,就是在她們剛到的時候出來迎接以及上了熱水和碳爐,就再沒出現過,恐怕是因為袁福和袁廣兩個外男,刻意避嫌了。

至少袁小魚出來被打扮得像個富家小姐,狐皮大衣,鹿皮靴子,雙丫髻上戴著兩朵銀蝴蝶頭飾,走起來一搖一擺的十分好看。

袁廣少年老成也是意氣風發之時,一身素淨的上好衣袍,穿的也是上好的皮貨料子大衣,腳下也是鹿皮靴子,並且樣式還是防著前世現代做的,除了鞋底稍微差點意思,款式和材質都是挺好的。

這一路在大街上就有不少姑娘偷偷打量袁廣,而沈家姑娘卻是眼睛清明又十分懂禮教,讓人十分賞識她的教養。

畢竟三人一看著裝就不像是貧苦人家的孩子,之所以今日她們特意這般打扮,也是怕在買牛馬的時候被人輕看,然後上當受騙什麼的。

人靠衣裝,古代又是階級分明、三六九等的社會,一般人都是以貌取人。

三人也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畢竟牛馬在古代是最貴的腳力,價格都不便宜,一般人是養不起的。

而自從邱氏訛詐袁家之後,她那女兒也是竟不要臉的往袁廣身邊湊合,害得袁廣都不敢自己出門,總是拉上兄弟怕招惹禍事。

而來的路上也聽袁福說了,沈翔的父親是個讀書人,沒去世之前還在鎮上做過教書先生,但是因為自幼身體不是太好,又一心謀學,最後居然科考時沒有下來考場,按照袁小魚前世的說法,就是猝死考場,也十分的可惜。

沈家因為父親讀書一直家境不是太好,直到父親中了秀才,人也不是太迂腐知道做教書先生養家餬口,沈家日子才慢慢好起來。

但是最後父親死在求學之路,剩下他們母子三人也是過得十分辛苦。

也好在沈翔自幼和父親讀書,所以識文斷字,如今也長大成人可以獨挑一面了。

雖然有童生之身,卻為了生計常為書肆抄寫書籍能賺一些銀錢,後來跟著一個牙人混跡在鎮上乃至市場上,靠著自己懂得些學問,幫人寫契書、跑衙門辦房契、地契什麼的,做了中間人這種活,賺個小錢養家餬口。

這一點其實還是讓袁小魚很是意外的,畢竟古代讀書人地位極高。

士農工商,讀書科舉第一,種田打糧第二,能工巧匠第三,商家牟利第四。

而大豐朝的皇帝重文輕武,所以讀書人地位就更加受人尊重,被高看一等。

而沈翔依仗著自己父親的學識,如今17歲已經考過童生,卻因為要養家餬口而放棄學業,這一點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畢竟在袁小魚看來,這個時代很多讀書人都是十分清高的,就像自己五哥、六哥回來經常會談論一些私塾裡的事,就能看得出凡是家境稍好的讀書人,品行都是十分桀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