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豆腐在雲城一炮而紅,甚至傳到了周邊幾個城鎮,不少有錢人家裡的餐桌上都出現的豆腐的身影,就連各大酒樓都推出了用豆腐做的招牌菜。
十里八鄉都知道綠水村有個“白玉娘子”,於是綠水村又被人叫做白玉村。
四面八方聞風而來的求購者絡繹不絕,吳家院門外經常車水馬龍,商販們差點踏破了吳家的門檻。
蘇清歌乾脆在雲城租了一間鋪子作為取貨點,請了劉大嬸子的女兒毓秀幫忙照看和記賬,又僱了兩個夥計專門取貨送貨。
訂單量驟增,連著兩個月,蘇清歌每日五更便起,磨豆漿,煮豆漿,過濾,點漿,壓制……
其它的活吳二郎都搶了過來,想替蘇清歌分擔工作量,只是等到了點漿的那道程式時,他會藉口去茅廁避開。
終於有一次,蘇清歌一把拽住了他,然後拿出石膏說道:“把這東西弄碎,然後化開……”
吳二郎避開眼:“清歌,這是你祖傳的秘方,無需讓我知曉。”
蘇清歌失笑:“這個在我們家鄉不是什麼秘密,更不是祖傳秘方,讓你做你就做,你學會了,我就可以睡懶覺不用早起了。”
點漿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事兒,一點就通。
吳二郎學得用心,很快便能獨自操作,於是蘇清歌終於能閒下來了,在院裡翹著二郎腿,手裡端著煮開過的羊奶,小口小口喝著。
初夏,清晨的陽光曬的人微微熱,很是舒坦。
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的鳴叫著,幾條狗懶洋洋的在周圍轉悠,一群不知道誰家養的雞在刨土……
蘇清歌伸了個懶腰。
陽光明媚的日子,沒有任何目標,蘇清歌的腦子完全放空了,覺得這樣真不錯。
在後世她需要面臨著各種壓力,而在這裡,她只需要好好的活著就是。
賺了錢,蘇清歌便想著該改善一下生活了,尤其是……居住環境。
吳家的院子,實在是太簡陋,這在後世看來簡直就是危房。
原本就是土磚砌起來的,颳風下雨年代久遠,牆上的縫隙快有小指頭寬了,夏天漏雨冬天漏風,來個小地震就能把一家人都埋了。
蘇清歌開始懷念現代的鋼鐵水泥。
現代建築之所以堅固,鋼筋水泥便是它的自信之源,以鋼筋為骨,水泥為肉的高大建築高聳在城市的建築群中,不僅堅固還很好看。
蘇清歌並不是很瞭解水泥的成分,可是對於水泥的發明確是略有所知。
最早的水泥出現在英國,英國人將石灰石和黏土配合燒製磨細之後得到了最早的水泥,後來加了鐵礦粉之後更加的堅固了。
蘇清歌琢磨著,改天去城裡找個老石匠,打聽看看哪裡能弄到石灰石、黏土和鐵礦粉,沒準真能把水泥做出來!
“二嫂!二嫂!”
三丫頭從外面風風火火地進來。
自從家裡伙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三丫頭的臉蛋肉眼可見地圓潤起來,原本暗沉發黃的膚色變得透亮,就連個頭都躥高了不少。
“二嫂,不好了!有人偷了咱的豆腐配方,也在做豆腐呢!”
三丫頭急得小臉通紅,大氣直喘。
哪裡有利潤哪裡就會有盜版。
做豆腐沒多少技術含量,有心人自然有辦法將方子學了去,蘇清歌早已預料到會有這天。
吳二郎深一腳淺一腳地從磨坊出來,手上還沾著豆漿,他侷促地站在蘇清歌面前,像個犯了錯的孩子,欲言又止。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