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曾有詩人這樣描寫過“啊,富饒的的八沙拉袞,那是一片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的地方,而美麗的伊里斯,就像姑娘們頭上的面紗,將你所有的嫵媚掩藏。”
整座城市周長約有二十幾裡,外面圍著一道五丈多高的城牆。
這些城牆的外表是經過精心切割的石灰岩塊,裡面則是雜以石灰及碎石壓成的灰泥,極其的堅硬。
城牆從上到下都用白堊土粉刷過,頂端密佈著新月形狀的碓堞,有神態威嚴的武士站在高處俯視著城內外的動靜。
城牆腳下是六七丈寬,半丈來深的護城河,裡面是從伊里斯河引來的活水,由三座寬敞石橋連線著城內和城外。
穿過約有兩丈多深,高大幽深的的城門洞,就進入了八沙拉袞的外城。
許多低矮的房屋緊貼在外城根下,這些房面裡所住著的大都是普通的衛兵,還有那些服役的工匠。
經過了這裡,再繼續向前走,還有一道丈許厚的內城牆,然後才能得見這顆明珠的真容。
外人來到八沙拉袞之後,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散佈在全城各個角落的真神寺。
整座城市中足有上百座真神寺之多。這些寺廟都擁有著圓形的穹頂,甚至比城市的外城牆還要高大和宏偉。
每天的早晚時分都會由裡面傳出陣陣肅穆的誦經聲,那些金光燦燦的屋頂為這座深得神眷的城市披上了一層額外的神輝。
而集市上則是人頭湧湧,既喧鬧又繁華,無數的商人懷揣著對財富的渴望從帝國的各個方向匯聚到這座城市裡。
從內城門口一直到總督府門前,到處充斥著叫賣聲。
無論是新出爐的烤麵包、還是香氣馥郁的各色香料、掛著露珠的水果、形狀優美的湯壺、陶碗、燈飾、顏色鮮亮豔麗的絲綢布匹和衣裳,還有剛從河裡捕撈到的肥魚,都不難在集市上尋到。
各種或是香甜或是帶著腥味的氣息瀰漫在街道上,勾引著人們的慾望。
道路兩旁的民宅,大都是規規矩矩長方形的兩層建築,沿街的一面多被粉刷成薑黃或者赭紅的顏色,下面的一層被建為店鋪或是作坊,上面則用來居住。
至於那些更富裕的人家則會選擇居住在更安靜的地方。
城外雖然便有河流,可八沙拉袞的氣候還是比較乾燥,一年中的雨水極少,所以很多窮人的房屋最上面一層甚至沒有屋頂,而是選用皮氈一類的東西遮蔽著。
總得說來,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或許唯一可以稱得上美中不足的就是城裡面極少有樹木的存在。除了沿河少數的地方,八沙拉袞的地力都比較貧瘠,並不適合種樹。
城內能有片綠蔭的地方,可謂是少之又少。
只有極富貴的人家,才會在屋子前面種上幾棵棕櫚樹,並專門僱傭人手每日從伊里斯那邊送水過來澆灌,所費自是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