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寒微微一笑,道:“平王和諸位愛卿的意思是,只要資歷足夠,就可以連跳三級,對嗎?”
眾臣點頭稱是。
就算華容修連跳三級,也不過是個正八品的小官,對他們也沒有太大威脅。
平王一黨得意之時,卻聽公冶寒又道:“那既然這樣,石延年,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中書舍人了。”
眾人目瞪口呆,公冶風更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百官這才反應過來,皇帝居然是在聲東擊西?!
從一開始皇帝就是想讓石延年頂替劉衡,剛才讓華容修出了那麼大的風頭,只是為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公冶寒極為得意地看著底下這群呆若木雞的人,道:“想必現在諸位愛卿沒有反對的理由了吧,畢竟石延年可是在中書省待了十多年,他和華容修一樣,都是連中三元,才華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資歷也夠,石延年,你今天可以寫你自己的委任詔書了,現在就動筆吧。”
“是。”
石延年說話時向來惜字如金,寫起文章來卻是揮斥方遒,大開大闔。
按慣例,皇帝給臣子升官,臣子要先象徵性婉拒一下再接受,以表謙虛。但今天肯定不是表謙虛的好時機,所以石延年徑直走到旁邊的桌子上開始寫起來。
這一會兒的功夫,公冶風在腦子裡迅速開始盤算。
在現在沒有中書令和中書侍郎的情況下,中書舍人算是副宰相,也是中書省的一把手。要是讓石延年坐到這個位置上,以後他就控制不了中書省了。
中書舍人的位置可比御史中丞重要多了,這麼一算,還不如讓華容修進御史臺。
公冶寒負著手得意地站在御臺上:你們不是整天跟我講道理嗎,讓你們看看什麼叫用魔法打敗魔法!
下面百官議論紛紛,中書舍人的權力有多重要每個人都清楚。
平王一黨當然都想推自己的人上位,但是話趕話說到這裡了,就不能再用資歷為理由駁回皇帝的委任。
一直以來,他們才是講道理的那一方,今天卻反被皇帝用道理給將軍了。
公冶寒見時候差不多了,又語帶猶豫地說道:“其實按照石延年的年齡,做中書舍人,確實有些過於年輕了,朕記得,當年華容修的父親做中書舍人的時候也四十歲了,這麼任命好像顯得不太謹慎,平王以為呢?”
公冶風沒搞清楚公冶寒這話的用意,不知道他又是在挖什麼坑,一時不敢接話茬。
“朕近日讀書,看到書上說,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就是不知道,是讓石延年做中書舍人更不謹慎,還是讓華容修進御史臺更不謹慎,平王說呢?”
公冶寒望著他,神情平和了一些,不似剛才那般劍拔弩張。
公冶風站在臺下與他對視。
兩人的目光交匯,像兩個商人在袖中定價。
他知道,公冶寒這麼問,意思是要退一步做交換。
要麼讓百官同意華容修進御史臺,要麼讓石延年做中書舍人。
這反而說明了,對於現在的公冶寒來說,御史臺比中書省更加重要。
而對於公冶風來說,中書省比御史臺更加重要,因為御史大夫還是他的人,即便華容修去了御史臺,也只不過是二把手。
於是公冶風接受了這筆交易。
他道:“陛下,這就要問吏部尚書了,以前有沒有連跳九級升遷的先例?”
“哦?”公冶寒轉向吏部尚書問道,“吏部尚書,你來說說,有嗎?”
呂寶鏡再次接過平王的示意,回答道:“回陛下,有的,先皇在世時就曾經破格提拔過一位三司使,只是後來三司使的職權劃歸了戶部,那位三司使就調任到地方上了。”
公冶寒:“是嗎,既然有先例可循,那是不是華容修進御史臺也一樣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