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該讓他去南詔,朕死了他或許不會這麼痛,可他死了讓朕的每分每秒都成了煎熬......”
淚水再次自眼角滑落,蕭北情已然閉上眼睛痛哭起來。
百里莫渝惘然無措起來,他多想安慰他,可是又如何能減消他心中的痛苦?
百里莫渝猶豫許久,終是將蕭北情攬進懷中,讓蕭北情藉著他的膝蓋將情緒宣洩。
許久後,蕭北情失卻了哭的力氣,百里莫渝從他的臉上看不出情緒,他也再不言語。
這是百里莫渝最怕的一種情況,蕭北情會否因為慎君夷的離去而覺得眼中所有的彩色變為灰暗,世上再無任何事能讓他的心活過來呢?
百里莫渝慌亂地握住了蕭北情的肩膀,看向他的眼睛道:“陛下,你千萬不要想不開,慎君夷跋山涉水去南詔只為給陛下求藥救陛下性命,若陛下自己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那他做的這一切又有何意義?”
“不,朕還沒有找到他,沒見到他最後一面,沒親耳聽到過他說一句對朕有意,朕不甘心。”蕭北情拂開百里莫渝的手,頭也不回地向研政殿外走去。
百里莫渝朝著蕭北情的背影大喊道:“陛下,你要去哪裡?”
蕭北情頓了一下,道:“朕要去南詔帶他回來,師兄,請你去告訴師父,讓他幫朕坐鎮朝堂,處理朝政,朕會讓趙正和穩住王城以及宮廷治安。”
百里莫渝不可置信般睜大眼睛,“陛下,您的安危關乎江山社稷,怎可親自前去?請陛下收回成命,容臣為陛下走一趟。”
“不,他是因朕而死,朕一定要去找他。”蕭北情的目光堅定,已是勢在必行。
百里莫渝急步上前,道:“陛下若實在要去,請帶上臣一起,臣定會護陛下週全!”
蕭北情默然不語,百里莫渝再道:“陛下若不答應,恕臣絕不會讓陛下出這道門。”
蕭北情垂眸,片刻後抬頭看著百里莫渝道:“師兄留在王城,相助師父,朕更能心安。”
蕭北情說完便將自己腰間的一方私印交給百里莫渝道:“你是朕的師兄,朕信任你,這方私印可讓你便宜行事,希望你不會辜負朕的所託。”
百里莫渝看著他手中那一方小小的私印,卻覺重若萬鈞,那是江山之重,那是萬民之重。
國家社稷皆繫於此。
蕭北情同守在外間的李等交代傳旨事宜,並做下非他不可的決策,硃筆勾下了文舉前三名:第一名周縉恩,第二名程謀跡,第三名李聞韶。
而武舉前三名則是:第一名衣莫渝,第二名梁青闈,第三名姚玭川。
蕭北情召見趙正和,趙正和同蕭北情立下了軍令狀,王城安則性命在。
全程百里莫渝都在一旁默然無語地看著蕭北情,他似乎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蕭北情,蕭北情可以悲傷到讓人忍不住拿整個世界的歡樂去撫平他眉間的愁,蕭北情也可以鎮定堅強到讓人完全看不出他心中的傷痕脆弱。
百里莫渝錯覺地以為蕭北情真的是不需要任何人心疼的,如果沒有見到他抱住自己哭泣的那刻,他真的就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不食人間煙火,高不可攀,沒有弱點。
可他終究只是凡人,同自己一樣的凡人,多了一個讓人無可奈何的身份而已。
承高山之重,負江河之情,喜怒不由己,萬事難隨心。
然,生死兩隔,於心何忍?
總該有一個人,是能讓你拋卻一切理智,只想為他做完那一件事,哪怕光陰逝去,此生難再,悔意無從相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