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道觀山門上那塊燙金的匾額,我就忍不住苦笑起來。
那胖子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道門中人,怎麼他的道觀這麼俗氣呢。
儘管我連半個道士都算不上,但我爺爺是正兒八經的道士,小時候跟他一起生活讓我對道門中人的一些習慣品行稍有了解。
就拿眼前這塊匾額來說,正經道觀的匾額和裝飾,包括三清的塑像都不會出現金銀之類的元素。
黃金或者說金色是佛教的偏愛,寺院裡動不動就要人為佛祖重塑金身,還總喜歡搞些視覺奇觀,什麼樂山大佛泰國臥佛之類的。
還有就是坐落在世界各地的大型佛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和尚有錢似的。
我們不說其好壞,只說佛道差別。
道教就很少整這些吸引眼球的奇觀,就拿當今道教兩大分支全真和正一來說,也都只是在主教總壇所在地費些心思。
畢竟四方弟子都要來此朝拜修行,總不能搞得太寒酸。
除此之外道教很少會搞什麼削山塑像,千洞儲尊一類的龐大工程。
道人追求的是白日飛昇,成仙后都是要上天入地遨遊四海的主兒,這些身外之物包括肉身都只是暫居之所,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要來何用。
道人唯一偏好的是玉。
有些玉如意上還會鑲嵌些寶石瑪瑙之類的,取的也是其圓潤通透,清明高潔之意。
道人都是清高的,隨身飾物也要有這般意境。
哪怕是著匾額上的字型也和道教慣用的字型不符。
道人追求的是空靈飄渺超凡脫俗,寫起字來自然也是狂放不羈,草聖王羲之等人的狂草筆法就是道門的最愛。
就算匾額上的字不能這麼隨心所欲,也不會用如此死板的字型。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單只是一塊匾額,我就已經看出了那胖子的道修得不正。
真不知道他師傅怎麼教導他的,怎麼整出這麼個半吊子出來。
不過此時可不是感慨這些的時候,眼下我得趕緊找回爺爺的屍身,那就必須求他幫著破解巨石之陣,片刻耽誤不得。
道觀的門緊鎖著,我只能繞到了後面,找了一處圍牆低矮的地方,踩著旁邊的一棵歪脖子樹爬了進去。
翻過圍牆之後,我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道觀的東殿。這裡一般是道觀中道士居住的地方,此時燈光也正是從這裡的窗戶裡照射出來。
我打眼一看,這道觀雖然不大格局還算合理,正殿東殿配殿的位置都四平八穩,稱得上五行俱全。
看來雖然那馬胖子不靠譜,他的師門倒是道門正宗無誤。
見到這種場景,我有對此行的信心又增添了幾分。
就算那胖子不著調,至少他這道觀裡也會留下些他師傅的道教典籍,說不定我能從那些典籍當中發現那些字元的含義也說不動。
東殿,實際上也就是幾間磚瓦房的門虛掩著。我生怕那胖子一看到我撒腿就跑,因此我沒有聲張,悄摸摸的把門推開一條縫隙,閃身鑽了進去。
只見屋內亮著一盞昏黃的檯燈,看得出修道也要跟上現代化,人家這道觀裡也是通電的。
此時那胖子肥碩的身子就囤積在臺燈下,似乎正在仔細的閱讀著什麼書籍。
沒想到這滿口胡言偷雞摸狗的胖子還是個讀書人,當真是人不可貌相。
我不聲不響的走到他身後,想看看他究竟在看什麼典籍。
可等我看清他手上的讀物,登時哭笑不得,隨即大失所望。
只見那胖子手中書卷上描繪的都是妙齡少女,一個個羅衫輕解面帶春色,畫面上更是附有“嗯啊”的旁白。
那不是本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