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向的異常!

34年前的11月20號,本土第一次對南極展開了科學考察。

而很湊巧的是。

34年後的今天,也就是11月16號。

11天前出發的“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已經與不久前完成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2”號相遇。

兩艘船正式在南極中山站碰頭匯合。

這是本土第38次的南極科考,意義重大。

並且仍然很湊巧的是......

“雪龍”也是從魔都港口出發的。

因此透過一系列簡單的公式變換,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二等於四,加上洞穴內溫度極低的條件。

最後發現有一位寒帶科考專家帶領的團隊出現在陸朝陽這行人中,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沒毛病吧?

畢竟禦寒服都來了,再來點人也是很正常的情況嘛。

這位科考專家名叫歐陽東山,今年42歲。

他來自國家海洋局極地科學重點實驗室下屬的一個依託單位,曾經在中山站擔過一段副手。

不過由於專業區間相對侷限,幾乎出不了什麼太大的成績。

因此歐陽東山目前既不是學部委員,也不是崔曉峰那種離學部稱謂只有一線之遙的準院士。

他只不過是一位連公眾視野都沒怎麼出現過的研究員,默默無聞了二十年。

不過既然能被指揮部派到洞穴現場,歐陽東山的業務能力還是不需要懷疑的。

只見當眾人穿著厚重的抗寒服進入洞穴時,歐陽東山卻是將手掌拉開了一道小口子。

隨後抬起手,用體表肌膚接觸著洞內的寒冷空氣。

先前提及過。

這處洞穴內的氣候極低。

哪怕歐陽東山所在的位置不過入洞七八米,溫度也都達到了零下二十度。

因此才十幾秒鐘過去。

歐陽東山的手臂便迅速變得蒼白起來,甚至極少數部位有轉向藍紫色的傾向。

不過歐陽東山卻不以為意,

只見他對著面板處用力哈了口氣。

在面板變得通紅的時候迅速拉起了鏈子。

隨後他轉過頭,有些凝重的對陸朝陽等人說道:

“陸教授,洞內的風有些不對。”

陸朝陽與崔曉峰等人對視了一眼,問道:

“歐陽研究員,這話怎麼說?”

歐陽東山想了想,左手手掌在左側的空氣中做了個切菜的姿勢,

右手則在右邊重複了一遍這個動作。

接著說道:

“陸教授,假設我左手的位置是洞穴盡頭,右手的位置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