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海洋下的文明廢墟,從無比吵雜的海面,瞬間墮入冰冷且寂靜的深海,像是穿越世界時的過程。
兩種不同的觀感的轉變,令李維產生了一種墮入地獄的錯覺。
天堂裡的喧譁影響不了地獄的寂靜,海面上的狂風,也動搖不了海下定格的歷史。
水中的城市沒有傳說亞特蘭蒂斯的恢弘,帶有一種空寂冰冷的氣味,森林會使人感覺到舒心和愉悅,因為那是陸地生命的初生之土。
人們會在沙漠中恐懼死亡,會在密林中恐懼野獸,但李維在深海中,恐懼著深海,深海所帶來的死寂、冰冷與未知。
視野下潛,他見到了一個廣告牌,見到了一段馬路,也見到了一輛被海水灌滿的汽車,以及汽車內“掙扎”的乘客。
海水的深藍與夜幕中的死城結合,就像是普通的無人街道,加上了黑白色的濾鏡。
李維屏住呼吸,因為身體密度過高沒能浮起,沉入了斷裂的城市之中。
這一刻他感受到了絕對的安靜,沒有喧囂和汽車鳴笛,哪怕身邊是汽車,也能感受到他和身邊事物的隔閡。
伸手抬起了一塊擋住去路的巨石,將它扔了出去,巨石下壓著的身體化開,猩紅汙血自動上浮,飄散在了海水中。
不知名人士的血肉在他的眼前劃過,李維感覺自己現在見到的景象,和他所想象的深海有很大的區別。
不僅是在面對深淵時對未知的恐懼,還要面對沉沒的城市帶來的感知分裂。
黑光病毒正在全力推演,新的感知模式正在形成,阻隔感知的海水對他產生的恐懼正在一點點地消失。
但李維很想將現在的這種感覺永久燒錄下來,讓自己能記住這種面對未知時應當懷有的恐懼。
抬頭望了一眼上方的船底,確定行駛方向後,李維開始在這片建築廢墟之間穿行,走入這座海底城市,就像是進入了黑白色的照片,周圍都是灰色,只有自己是彩色。
兩者之間形成了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鴻溝,看似近在眼前,實際卻遙不可及。
他從建築廢墟的縫隙中,見到了許多魚的屍體,黑光同化屍體的時候所獲得的基因質量會大打折扣,而且同化死去的活物無法提供記憶。
李維也不需要這些魚的記憶,而且也並不著急,將沿途只要是海里的生物都吞噬了個遍。
直到他體驗夠了這種對海洋的恐懼,才不再限制黑光病毒的自主演化,一套擬態聲吶系統在體內出現,感知能力重新迴歸,李維已經能聽見海下的聲音,並在思維中構築出環境模型。
脈衝感應原理是生成高頻振動波來傳送與接收資訊,這種電磁波在水下沒有辦法使用,海中探測一般都是使用聲吶系統,某些生物也擁有聲吶系統,例如海豚和白鯨。
那些被海嘯裹挾的海魚也被李維一一同化吞噬,成為了黑光基因庫中的一部分,在進行了極限推演後,被中二地取名為深潛者的水下形態成功變化而出!
比他設想的時間更短,有些小看了黑光的自主進化能力。
同樣是生物質逆天肌肉的全覆蓋,依舊保留著人形,只是多出了許多方便分開水流的弧形曲線。
水下移動的方式,則是透過協調四肢,他的身體沒有了骨骼的限制,能做出像是魚一樣的弧線扭動,讓推力達到最大,再透過身體裡的氣囊調節深度,保留水下可視黑暗的大眼睛,多加了一層保護。
獲得了深潛者的形態後,李維開始用這新的形態,在遍佈海水的城市世界中穿行。
並不斷地獲取附近的海魚,完善深潛者形態的同時,也是在為鑰匙充能。
視野凝神就能見到的鑰匙,此時的能量數值已經顯示為98.39%,剛剛那一下的雷電似乎讓鑰匙的能量有了一段飛躍的提升。
他也不知道那把破鑰匙的工作原理,那不是他能理解的。吃下十幾條小魚,能量數值小數點後第二位會增加一點能量。
大船航行了許久,李維也在大海中追逐著方舟的背影游到了天色漸亮,海面上能看見清晨的光芒,浪濤不再翻滾,這才浮出水面,迎著初升的朝陽走向黎明號的頂部。
……
初升的朝陽只有些微的暖意,清晨的薄霧依舊籠罩在大地上,九艘方舟在此時都減緩了行駛速度,並在數次廣播後,開啟了大船上的甲板。
讓活下來的人們感受平靜的海風,觀賞再次升起的朝陽,重拾被災難摧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