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
易筋經。
蕭業已經讀了不下十遍,每讀一遍都會有所領悟,關於佛家清淨之道的領悟。
傳說達摩枯坐山洞數十年,最後坐化,於石壁留下易筋經。
六百年間,練成易筋經的高僧不知有沒有雙手之數。
對於這本易筋經,蕭業的評價是已經不是武功,講的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而武之一道,唯爭也。
練成易筋經的前提是勘破我相,也就是七情六慾,達到無慾無爭的清淨。
這就有意思了。
一門練成可以競爭天下第一的武功,卻要自身無慾無爭才能練成。
“好個達摩祖師。”
蕭業並不認同達摩的理念,但佩服達摩達到的武道境界,心境上的修煉向來與人之三寶中的神息息相關。
達摩的武藝已經通神,卻一心想成佛。
蕭業知道他練不成易筋經,他的武道理念是與天爭命,與地爭力,與人爭勝,將一個爭字貫徹到極致。
佛門推崇的清淨,對他而言只有修身養性的作用,道家無為亦是。
但蕭業也不是儒家追求的內聖外王,而是外聖內王,孟子提倡的仁王,帶三分霸道。
洛陽外,擂鼓山。
佛門武學的代表無疑是少林寺,那麼道家的代表就是逍遙派。
逍遙三老,尚在四絕之上。
蕭業帶著丁春秋來到擂鼓山,為的就是逍遙三老中最博學的無崖子。
“沒想到師父真的就藏在這座山裡,我找了他幾十年,總算能見到了。”
丁春秋知道自己難逃一死,被無崖子殺是清理門戶,也算不得冤。
“聰辯先生,在下挾丁春秋前來拜山。”
蕭業如今的內力何其深厚,絲毫不弱於四絕中的任何一人,在他內力的加持下,聲音傳遍整座擂鼓山。
很快,一陣二胡聲響起,愁苦,憤恨、迫切……
“我這師兄很想殺我啊。”
丁春秋從二胡聲中聽到了濃烈的殺意,傾盡五湖四海之水都難以洗刷。
“無崖子對你不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為了北冥神功就謀害自己的師父,真不當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