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六章 蕭探花出海

強國!

蕭業不由抬眼看向臺上的皇帝,這擺明是給他降低難度。

論詩詞歌賦,蕭業大抵是不如在場的學子們。

可要是論其國事來。

他可是將大宋江湖給平了一遍,對各地民生、武備不說了如指掌,但也知道個大概。

而這些士子們,知道三口之家需要多少口糧才能吃飽嗎?

國富論!

很快,一篇言之有物的策論蕭業筆下出世。

“怎麼才第三?”

皇帝趙煦打量著蕭業的字型,鋒芒畢露,如同在舞劍一般。

果然字如其人,殺氣真重。

“蕭都知主張出海貿易,免農稅,以茶葉、絲綢、瓷器、酒等物與西夏、吐蕃、大遼交易牛羊馬匹,或許可行,但有些冒進了。”

宰相章惇看完蕭業的開邊論後評價道。

“是嗎?”

趙煦掃了一眼,目光落在西域都護府,海上都護府這些字上,心中頓時瞭然。

都護府是漢唐的行政中心,由武人擔任都護使,大權獨攬,很顯然,這觸及到了大宋文官們敏感的那條線。

武人掌權,天下大亂。

但文人掌權,國失威嚴。

“現在是早了些。”

皇帝趙煦沒再說什麼,變法勢在必行,但需要一步步來。

至於蕭業,就做榜眼吧。

蕭榜眼?

大宋進士登科第一位魁首,即狀元,第二、第三並列,為榜眼。

至於探花郎。

一屆進士之中最為年輕英俊那位,要在瓊林宴上,為其他人摘花並且戴上。

故而被稱為探花。

那必須是我了。

蕭業為每個愛美的大宋進士折下一朵瓊花戴上,在大宋,老少爺們都愛在頭上戴朵花,謂之名士風流。

他入鄉隨俗,也戴了一朵瓊花,離開酒席,來到高臺上,大逆不道的走到皇帝趙煦身旁,與皇帝並肩而立。

“文舉以什麼身份與朕並立?”

皇帝趙煦語氣平靜道。

“那官家查到我的身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