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大秦滅亡

雖然自己的軍隊在武器上完勝這群諸侯起義軍,但是韓春明可不想陰溝裡翻船。

所以韓春明很重視斥候,在秦國的探子早已經耕耘多年,這群起義軍中,就有不少龍國的探子。

對於項羽的伏擊之策,韓春明自然清楚,他也不氣惱,既然對方想玩伏擊,便和他們玩。

有了望遠鏡和獨領風騷的西域騎兵,諸侯的起義軍伏擊數次都以失敗告終。

在強大的軍隊實力面前,這群起義軍如同烏合之眾一般,這些起義軍大多都只有少量騎兵,機動性根本無法和龍國軍隊抗衡。

靠著引誘和驅趕,一個月之後,五十萬龍國軍隊漸漸形成一個包圍姿勢,把各路諸侯的起義軍緩緩給包圍鉅鹿一帶。

龍國軍隊對各路諸侯的起義軍圍而不殲,把所有的諸侯起義軍逼到一起,他準備來一場大包圓。

項羽等諸侯經過一個月試探,終於發現,對面的龍國軍隊強得離譜,對面的千人騎兵衝鋒,就算萬人起義軍伏擊,都阻擋不住,對方的鋼刀和馬匹如同一道鋼鐵洪流,根本無法阻擋。

此刻項羽如同受驚的獅子,在自己的軍營中咆哮,他拔出長劍一把刺死一名伏擊龍國軍隊失敗的將領,大帳下面其他將領看上他的目光,有躲閃還有畏懼。

自從去年他的叔父項梁,在定陶被章邯幹掉,項羽的暴脾氣再無人約束,越發猖狂。

沒了叔父的約束後,項羽反而靠著這股哀兵必勝的信念,越挫越勇,直到鉅鹿之戰擊潰大秦四十萬士兵。

剛剛被他刺死的將領便是大秦的降將,項羽對投降過來的秦軍可沒啥好脾氣,就算平常對待,不是打便是罵,對那些投降過來的秦兵態度很差。

這些諸侯起義軍中計程車兵,大多都曾經在大秦服過徭役,對大秦計程車兵極為痛恨,此刻面對這些手下敗將,自然沒好臉色。

項羽同樣如此,這一個月來,他先後派遣數萬投降士卒去伏擊龍國軍隊,可以完敗告終,二十萬的投降軍隊,已經剩下不足十五萬。

項羽雖然有消耗這些投降士卒的打算,也想試探一下龍國軍隊的虛實,結果發現基本試探不出來,還給對方送了幾萬顆人頭。

由於龍國軍隊的包圍,起義聯軍很快便陷入後勤不足的尷尬,逼迫起義軍進行大決戰。

如今各路諸侯軍隊加起來近五十萬,還不算投降而來的二十萬大秦士卒,七十萬人的吃喝,很快便能拖垮了這群諸侯起義軍。

這正是韓春明的主意,他要逼迫這群起義軍來一場大決戰,把有生力量全部消滅在鉅鹿,對於他來說,這群起義造反的諸侯,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等消滅這群起義軍後,隨後便前往咸陽,徹底讓大秦滅亡,隨即便塵埃落定了。

只是韓春明不清楚的是,這群諸侯中,劉邦早已經先跑了。

早在鉅鹿之戰結束時,劉邦在張良的建議下,便帶軍隊離開了,直接繞後對武關發起進攻,以閃電戰的方式,進入大秦首都圈。

劉邦在眾多諸侯中的勢力並不是最強的,他的軍隊雜亂,各方派系都有,劉邦從兩年前起兵,到現在,短短兩年時間,便從幾百人到近十萬軍隊。

不過他的軍隊大多都是各地方收編來的,實力都不強,但是劉邦太雞賊,面對一個從來沒聽說過的強敵龍國,劉邦直接選擇避開,直接從後方朝咸陽進軍。

各路諸侯和龍國對戰,不管誰輸,誰贏,對劉邦來說,都不重要。

他聽從張良的安排後,準備先下手為強,直接佔據咸陽城,進入咸陽後,不管未來能不能守住,至少自己先撈一筆,先搞到頭彩再說。

此刻在咸陽城內,高要也陷入最後的瘋狂,武關被攻破後,劉邦的大軍已經沒有阻力,很快便會殺到咸陽。

而和劉邦有仇的高要,此刻內心陷入絕望,大秦終究還是要亡了,秦二世胡亥那個廢物,已經被他逼得自殺,現在他又搞了一個秦三世秦子嬰上位。

可這一切也沒什麼鳥用,高要聽易小川說過簡單歷史知識,知道劉邦便是接下來的皇帝,到了這一刻,高要有兩個選擇,要麼投降劉邦,要麼趁著最後幾天,跑路。

高要陷入痛苦的糾結中,一切彷彿回到了原點。

在鉅鹿的韓春明當聽說劉邦的軍隊已經攻進武關後,頓時心情不爽了,於是也不再等待,直接命令全軍出擊,準備徹底消滅這群起義軍。

一群穿著粗麻布衣的起義軍,面對早已經進入蒸汽時代的鋼鐵洪流,幾乎沒有任何懸念,一個個諸侯被逼入絕境,有的投降,有的自殺了之。

最後一場決戰,是韓春明對陣項羽,當項羽的主力部隊全部被殲滅後,項羽連同親衛隊被包圍在一個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