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對往生者的悼念(二)

含章看著眼前老婦人菊花般的笑臉,滿老眼的期盼,不自覺的抬手端過碗來。只覺心中暖融融的!

待她抬起頭來再看周圍人們忙碌、交談的形景時,又覺得他們是如此樸實簡單。自己的心思也跟著簡單起來。

易家村離魚塘村不很遠,也是個如今只留守了十幾個成人的村子,只是在地形上與魚塘村在山坡上不同。

這個村子地勢平坦,房屋緣著中間一條村道縱向分佈於兩側,拉長呈一里左右的條形。而中間的村道則延伸出來只半里左右的距離,就直接與外面的大馬路相連了。死者的房屋處於村中偏裡的位置。

含章舉著弔喪花圈、提著鞭炮隨著人流來到村口處,就見有吹吹打打奏著哀樂的儀隊來把弔喪者一家一家的接進去。整個儀程熱鬧又緊湊。

聽說按照老規矩,應該是根據與死者的親疏關係,弔喪者各自請相應的儀仗樂隊送入主家門前的,但而今鄉下人口稀少,舊制已凋,也只能以此來彌補些而已。

很快,含章就一身一口的被儀隊接進了主家安置處,就有幫主家忙的人立即接了花圈鞭炮,鞭炮隨即被點響,花圈則被人放到了停靈之處。

一邊則又有人高聲報號著來弔喪者的名姓、與死者的關係,以及弔喪者的沉痛哀悼之辭。

反正這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世代流傳下來,相互間怎麼也能排上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係。

含章聽到自己被稱為死者的什麼姑,愣了一下,還真不由就升起了幾分對死者的哀悼之情,覺得追悼死者自己也有那麼點責任了!

此時,何家門前並不怎麼大的壩子裡坐滿了人,大家在哀樂聲及老德頭禮序安排的聲音中相互交談著,討論得最多的就是死者自殺的原因,以及對主動操持死者喪事的楊六的誇讚。

原來這楊六是死者的繼女婿,且是與其妻子成家立門之後,其守寡的丈母孃才嫁與的死者。如此淵源從實質來說,他與死者並無確切關係。

且死者生前之為人比其妹妹何氏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村裡遠近都不受人待見,對其繼女婿楊六也從來都是尖酸刻語,沒有個好臉色。

然而楊六在接到訊息後,卻當仁不讓的站出來承擔了這個責任,解決了此地村民們心頭的大難題。

既有人牽頭了,喪事兒也就在村民們的湊份子中辦了起來。

而死者自殺的原因也很簡單,不過是自己靈術無能掙錢能力還不如其老婆,家裡實在窮困,竟然有幾年沒靈檢了。

聽說平日已經節省到了進鄉里辦事時,連幾個靈錢的馬車費用都捨不得掏,而寧願用雙腳走一個時辰路的程度。

可巧近來政策好,遇到了年前鄉里下達通知可以免費靈檢,死者自然高興,然靈檢的結果卻讓他不能承受。

原來他體內早有靈能運岔了道,幾年下來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如果捨得花錢精心將養著,也還有些日子可活。

可這個家庭本就窮困,檢測結果一出來死者在驚唬之下就生了另外的打算:

一是覺得他的病痛已經無救,不想拖累家小。

二是,他愛其才五歲的兒子,想把家裡僅有的經濟資源留給兒子上學後作為輔助修煉資源用。

因而剛過大年初一,他就連忙催促其妻子外出務職掙錢。在其妻走後,就主動聯絡女婿家,把死後諸事都做了些許交代,還特別交代了不要鋪張浪費。

楊六兩口子初時只以為是他因為病痛而消沉的緣故,才說出這一番言語來,哪成想轉眼卻做了這樣的傻事!

因此一段,遠近村民們也都嘆息,說‘何天這個人雖然不會為人,不討人喜歡,但是他人倒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