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瑜接話說道:“就算人能過去,這些騾馬物資也絕對過不去;營長既然說咱們不進入平壤進行城池防守,而且聽博川城官員從安州城得到的訊息,平壤附近還沒有發現日軍的蹤跡,此時似乎並不需要強渡大清河趕時間?”
吳威揚也點頭贊同沈兆翱和林雲瑜的看法:“這麼大的雨,騾馬載重著大量的物資,很容易出現大量的傷亡;最不濟,也要等到天晴,路面稍微不是那麼滑了,才能行軍。”
何長纓望著滔滔的河面,堅決的說道:“所有的騾馬物資全部暫時留在博川城,威揚你帶著騎兵連留下來,等天晴路幹以後過河;學仁,你們電報組也留下來租一間屋子,電報組以後就在博川駐紮下來進行無線實驗,等待以後的命令。”
看到周圍軍官們各種不解的眼神,何長纓獨斷的說道:“此事就不要再討論了,各自回隊做準備,這是最後的決定!”
9月1日的清晨,雖然雨勢已經小了很多,可是卻依然在‘嘩嘩’的下著,而且天色陰沉的絲毫沒有放晴的跡象。
援朝軍除了騎兵連和電報小組,其餘的部隊匆匆吃過早餐以後,在一陣陣尖銳的哨子聲裡,紛紛列隊集合。
士兵們頭戴斗笠,身穿稻草雨披,靜靜的站在博川縣衙門前的廣場上,等待著出發的命令。
按照規定,每一位士兵每人攜帶著四天的窩頭鹹菜,八個煮熟的鹹蛋,統一換裝成毛瑟快槍,攜帶一百發步槍子彈,將從博川城出發,朝著平壤方向進軍。
援朝軍這一天兩夜嚴謹的軍紀,算是徹底的感動了博川城裡面的朝鮮百姓。
先是一些膽大的小孩子,膽怯的站在這些上國士兵的身邊,滿眼羨慕的望著那閃著金屬幽光的毛瑟快槍。
得到了士兵友好的允許,激動心怯的摸一把冰涼的槍管,比大年夜裡吃豬肉還要高興。
接著老頭子,老太婆也出來了,看著這個年輕的軍爺‘伢子’們嘰裡呱啦的爭論,雖然聽不懂,然而老頭子,老太婆卻十分的高興。
然後潑辣的少婦,憨厚的農夫,倔強自尊自卑的少年,害羞的朝鮮族黃花閨女們,也都敢站在門邊了。
何長纓一看這種情況,乾脆允許士兵們可以給小孩子們一枚子彈。
在他看來,以後平壤城內上百萬顆子彈,大量的炮彈,火炮槍械都免費送給東洋陸軍了,自己用這點子彈聯絡一下感情,真的也算不了什麼。
讓何長纓沒有想到的是,這其中的一枚子彈,最終變成了一個讓人淚下的故事,在多年以後朝鮮自治八道的教科書裡,一代代的見證了中朝民族的偉大友誼。
所以在這天清晨,提前得知援朝軍要離開的訊息,大清早的博川城的百姓們幾乎家家提前開火,要為這些將要去平壤幫他們打倭夷的上國天兵們,盡一份自己的心意。
條件好的,大方一點的家庭就煮雞蛋,鴨蛋,給這些好清軍路上帶著吃。
條件差點的,把東西看得精貴的家庭就熬薑湯,端給將走計程車兵們驅寒。
那些朝鮮的老人們,紛紛用士兵們聽不懂的話說:
“伢子,死勁的揍那些倭夷強盜。”
“伢子,小心點別傷了,子彈可不長眼睛。”
“伢子,有沒有想法以後在博川落根,我家的彩英多少小夥子惦記著。”
——
“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