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朝朝,萬物裹銀裝。
今天離陽的暮雪季節,比以往要熱鬧很多。
或許是因為在這大雪不斷你的日子裡,兩遼邊關的離陽軍隊在不斷的往回趕的原因。
吳長青殺了皇帝趙傳。
但離陽皇朝對外並沒有宣佈此事,即使那一日,太安城內,有許多人都看見了整座皇城一分為二的慘烈景況。
可依舊沒有人願意相信,八百年來,繼大秦大奉之後,第三個做到北中原統一的強大王朝。
竟是會被一人之力,攪的天翻地覆。
在離陽刻意隱瞞如今離陽統治階級混亂之際。
乃是蘊藏著更大暴風雨前奏的開始。
那輛從南疆不遠萬里,一路運送某人的馬車,終於在大雪紛飛的集結,進入了太安城。
而那座被吳長青一劍斬碎的觀天台。
已經重新建起。
這一次,坐鎮觀天台之人,不再是扶龍派的煉氣士。
畢竟整個欽天監都已經覆滅在了吳長青的手中。
那日重新登上觀天台,坐鎮起身,坐北望南,扛起離陽內戰根基之人。
乃是那名一襲紅袍的年輕宦官。
世間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可破滅,離陽不可滅!
即使離陽重新回到原本那個小國家的狀態也好,至少這座太安城要存在於此。
離陽的根基,要存在於此。
與此同時。
與那皇城觀天台一同被建立起來的另一座宏偉建築。
此刻已經屹立於吳家劍冢劍山之上。
一座巨大的青龍神獸雕像,被一根根無垠之木,一柄柄不朽長劍,錯落堆疊而起。
可能是這一月大雪不斷,落雪遮蓋了大多數世人的眼睛。
那一根根自徽山之上,如百里飛劍,飛來的無垠之木。
橫跨那數百里的距離,如同一條天上運送木材的河流,流淌了整整一個月。
這才匯聚成了如今吳家劍冢,劍山之上那巨大的青龍陣基。
當四神獸的第二大陣基徹底完成的那一刻。
坐落在巨大青龍陣基一旁的爐鼎之內,無數的劍意如泉湧一般,紛紛湧入爐鼎。
由那位吳家吳成安所凝聚的一甲子劍意。
這一刻好似徹底有了歸宿。
就如吳長青之前所料想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