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日本一位陸軍大將,龜田三孫子,找到張山達,開出一個條件,張大老闆,只要你跟我們合作,保你享盡榮華富貴,以後你就座上海灘的第一把交椅,你的排名將從第三升到第一,不過你要去說服杜月笙,讓他也來向大日本天皇效力。
在抗日的問題上,杜月笙可不像張山達,他的立場始終是非常的堅定,即便形式再惡化,他也從來沒有動搖過,拒日本人於千里之外。
不得不說,老蔣做的確實過分了,老蔣這人有個毛病,看不起那些雞鳴狗盜之輩,如果一個老百姓品德高,哪怕為人處世特別次,蔣介石也願意提拔,但就對那些三教九流的人另眼看待,就像黃金榮,杜月笙,張山達,虞洽卿,沈杏山,嚴九齡,這些人,我不管你混的多麼好,兜裡多有錢,我就是看不上你,有能耐你咬我啊。
上海淪陷之後,正面戰場雖然停戰了,但是區域性的小戰鬥,其實一直沒有停,杜月笙和戴笠組建的蘇浙別動隊,從之前的一萬人到最後倖存的一千六百人,並沒有因為害怕離開,還依然在堅持對日作戰,一直到十一月十三號夜裡,雙方才都全部撤離,也算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當時給予在國內的形式,蔣介石作為南京黨部的負責人,提出封鎖長江計劃,要阻止沿江突襲,光說是肯定不行,必須要有所行動,杜月笙聽到這一訊息後是帶頭響應,將自己名下大達公司的輪船開出幾艘,鑿穿船底,沉入長江。
這一舉動,感動了其他的輪船公司,大家也都跟著紛紛效仿,長江的航道,就這樣被船給堵住了,這個時候日軍的進攻停止了,拖延了挺長的時間,日軍三個月碾碎中國的計劃,就這樣破滅了。
這個時候的張山達,找到杜月笙,趕緊勸說勸說吧,畢竟人家日本人有要求,老哥,不是兄弟說你,一個人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跟著蔣禿驢幹有什麼好的結果?難道你想做他的鷹犬是吧,人家日本方面開出的條件不錯,只要咱倆和人家幹,保咱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到時候別說你的哪個什麼孟小冬好不好,直接給你一批讓你用。
杜月笙當然是斷然拒絕,不過話有說回來了,眼前的這位張山達,雖然倆人有過一些矛盾,可畢竟也都是一同打拼出來的好兄弟。
於是杜月笙反過來,勸張山達,山達,算了,你不要為日本人賣命,跟我走吧,哥哥帶你去香崗避避難,咱們必要為日本人賣命不是嗎。
張山達確實是個軟骨頭,貪戀上海的權勢,和日本人給出的好處,老哥,謝謝你的好意,老弟心領了,我就不去了,您好自為之吧,在那邊多多保重身體。
在張山達走了之後,杜月笙的臉色是非常難看,目前形式異常嚴峻,日本人又不可能放過他,這到底該怎麼辦呢,這會杜月笙左右為難。
杜月笙想走,但也不能組團吧,那麼多人目標太明顯了,只好分頭行動,他自己單獨離開,連杜公館裡的太太,兒子女兒們也都沒法帶,迫於壓力實在是沒有辦法。
此時法租界住著宋子文,上海的市長於洪軍,以及金融界的大佬於鑫芝,他們無一例外全都要離開,這賣船票的事,那就要靠宋子文去辦了。
杜月笙此刻周圍已經有很多的日本人,在監視著他,一切就在暗地裡有序的進行著。
不久,船票就到了杜月笙的手裡,不過在離開上海之前,他還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老大哥,黃金榮,金榮哥,如今山達投靠了日本人,你留在上海恐怕也自身難保,您和我一起走吧,去香崗,以後您的吃喝拉撒老弟我全包。
這會的黃金榮已經七十二高齡了,臉上明顯多出了幾分憔悴,已經不是曾經那個打打殺殺,呼風喚雨,志在四方的熱血小夥了,月笙,老哥哥我年紀大了,就不給你添累贅了,我帶著我個老頭子走那麼遠,不方便,再說我不不捨得我的這麼多產業,我就在上海守著,日本人不敢拿我怎麼樣。
黃金榮挺有意思,臨了還說了這麼一番話,月笙,我黃金榮走了一輩子黑道,頗知仁義二字,你放心走吧兄弟,我絕對不會做賣國賊,至於張山達那邊,你就不用操心了,或許以後上海灘就沒有他這個人了。
杜月笙離開上海的第二件事,就是清點一下自己所欠下的債務,自從抗戰爆發以來,杜月笙是各方奔走籌款,給前線帶去了各種物資,這個時候也欠下了不少的錢,可如今要離開上海了,這債暫時還不上,那以後總要還。
欠錢不還可不是杜月笙的性格,於是他就讓兒女們算了一下,這一算下來,總數竟多達二百六十萬大洋,在當時這個數字,真的可以嚇死人,管家萬墨林看到這數字之後,也是非常的擔心,誰知杜月笙爽朗一笑,說了一句話,這點錢算什麼,等抗戰勝利了,用不了多久,這些錢我都能還上。
把手頭上的事給安排好了,就等待離開的時機了,十一月二十五號的晚上,杜月笙接到了法租界打來的電話,說二十六號一早法國遊輪阿拉秘斯號從工和祥碼頭出發。
工和祥是位於法租界百老匯路南,離白渡橋比較近,距閘北兩區也不太遠,日本人要是想派人阻攔的話,杜月笙想順利上船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能不能順利走還是兩說呢。
家人,朋友,徒弟,都紛紛建議,你化妝打扮一下,再多帶點人,如果出現什麼狀況,還能幫上忙,但是杜月笙就是杜月笙,誰的建議都沒聽,他只帶了一個僕人,乘坐一輛普通的轎車,前往碼頭,日本人準備了不少的方案,但是沒想到杜月笙會如此的好運,竟然逃過了佈置在全上海的天羅地網。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六號,傍晚,阿拉秘斯號載著杜月笙,宋子文,虞洽卿,一夥人,駛往香崗時,荷槍實彈的日本人還守在杜家祠堂,等待著他的自投羅網。
就在日本人發現情況不妙時,杜月笙已經順利抵達香崗,在這種嚴防死守下還能逃走,不得不說這為他傳奇的人生又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給大家插播一個小插曲兒,我曾經問過一個抗戰老兵,我就不透露名字了,死者為大,現在已經不在人世了,老爺子說當時日本特別難打,打死一個日軍,國軍要犧牲五個人,敵方的東洋刀都磨的鋥亮,而國軍的大刀都是捲刃的,拼白刃戰的時候,人家一刀就砍斷咱們的大刀了,日軍裝備都是每個人一個水壺,一包巧克力,一百發子彈,一包藥品,國軍則是有槍拿槍,沒搶拿刀,沒刀拿竹竿削尖了頭當武器,一年四季就一身薄衣,兩塊饅頭,一碗米湯,就要撐一天。
老爺子還說出一件事,我就以老人的口吻寫,一九三九年,八月,具體是幾號記不清了,早上,天上飄的都是黑煙,我們班躲在一間破房子裡,每個人還僅存兩發子彈,膛線也快磨光了,十點左右看到有個小女孩的父母被炸死,小女孩好像八九歲的樣子,和我的孩子一樣大,沿路找食物吃,誰知道正前來了一隊日本兵,日軍連畜牲都不如,畜牲還通點人性,小日本掏出一個飯糰扔在地上,踩了幾腳,小女孩餓的要命,就去撿飯糰,小日本一刀就把小女孩的手給砍了下來,然後又是一刀插進了太陽穴,我們班長見狀,下令不管付出啥樣的代價,哪怕今天陣亡在這裡,必須要殲滅這群沒人性的畜牲,我們把子彈都規劃到一快,開始向日軍進攻,我們班還有一個小孩,剛從軍有半個月吧,見我們傷勢厲害,就撿起地上的一顆炮彈,跑向那一小隊的日軍,日軍開始朝著小孩開槍,小孩就和他們同歸於盡了,最後炸的連全屍都沒有,我忘不了這一天,我現在想起這些,半夜都能哭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