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院士並非對駱垚有意見。
畢竟駱垚的成就誰都知道,但施院士很難接受外行到他的領域說東說西。
能當上院士的人心底都有自己的驕傲,駱垚剛才的舉動,無疑是在挑戰他的權威,施院士的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不滿,但他也明白,此刻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個人的情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儘量平復自己的情緒,正想說些話來緩和一下,誰知道駱垚抬手製止了他。
“別說話,我在思考。”
施院士下意識地說:“可我沒說……”
駱垚皺眉,單興見狀連忙打手勢讓施院士繼續往下說了。
所有人都看著駱垚,不知道駱垚在幹什麼。
這個時候,駱垚走到老何旁邊,問道:“能把電磁閥的設計圖調出來嗎?”
老何看向了施院士。
單興沒等施院士說話,直接命令道:“調出來。”
施院士不太高興,但還是點了頭,老何立刻把設計圖調了出來。
駱垚站在老何的電腦前,專注地盯著螢幕上的電磁閥設計圖。他的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周圍的人都保持著沉默,不敢打擾他的思緒。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凝固了,整個核心艙都瀰漫著緊張而嚴肅的氣氛。
突然,駱垚的眼睛一亮,他似乎找到了什麼,他指著設計圖上的一個細節,對老何說道:“這裡,這個結構設計似乎有些問題。”
老何聞言,連忙湊過來看。他仔細觀察著駱垚所指的地方,眉頭也逐漸皺了起來。
“這個結構在受到衝擊時,會產生應力集中,導致斷裂。”駱垚解釋道。
施院士聽到後,嗤笑道:“駱工,這地方我們都經過計算的,你現在肉眼一看就看出問題來了,是不是太不把我們當回事了?”
駱垚挑眉說:“經過計算都設計成這樣,是數學不好嗎?”
“你!”
“施院士你先別說話,等駱工解釋。”
“有白板嗎?”駱垚插著手說道。
一旁的工程師聽到後,連忙把他們的白板推了出來。
“在伱們的設計圖中,電磁閥的線圈繞制被設計在閥體外部的一個矩形視窗內,同時,外殼採用過盈壓裝的方式與閥體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電磁迴路。”
駱垚快速地在白板上畫了張電磁閥的示意圖。
“然而,在實際製造和裝配過程中,由於結構設計以及工藝引數的差異,外殼與閥體之間的過盈量會存在一定的差,這直接導致了兩者連線強度的個體差異。”
“在面臨高量級力學衝擊時,這種散差造成的相對運動會在外殼與閥體之間產生。”
“這種相對運動不僅削弱了外殼對閥體的支撐作用,而且導致在衝擊發生時,閥體根部的圓角位置承受了最大的應力。”
“尤其當閥體根部倒圓角設計得較小時,應力集中現象會更為明顯,這就是為什麼會增加了閥體在衝擊下發生脆性斷裂的風險。”
“那這種情況怎麼辦?”單興皺眉問道。
駱垚想了想,說:“繼續這種結構肯定不行,閥體根部倒圓角過小是導致應力集中的主要原因,增大此處閥體壁厚和倒圓角有利於提高閥體的強度。”
“我的建議是改成上端小、下端大,中間採用斜面過渡的梯形線圈視窗結構,更改後閥體斷裂部位的壁厚增大60%,這樣就可有效提高電磁閥抗力學衝擊的能力。”
“還有一點,電磁閥外殼的上、下兩端與閥體在相應位置處進行的過盈裝配工藝,也會影響根部這裡的受力強度。”
“連線剛性不足,將會導致閥體在受到外力衝擊時更易發生斷裂,從而影響到整個電磁閥的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過盈裝配工藝也需要進行最佳化。”
單興點了點頭,他明白駱垚所說的意思。增大閥體壁厚和倒圓角,以及最佳化過盈裝配工藝,都是解決閥體脆性斷裂問題的關鍵措施。
他轉頭看向施院士,問道:“施院士,您覺得駱工的建議如何?”
施院士不相信地搖頭,說:“現在電磁閥都還沒有取出來,駱工說的這些不過是他一時興起的猜測罷了,具體的我們需要把壞了的電磁閥取出來測驗了再說。”
單興聽懂了,施院士覺得駱垚是在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