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昨日下旨,三個月後,荊昀和舒瑩大婚,李明達讓瑩兒把自己的母親和弟弟接來,讓他們住進自己給瑩兒買的舒宅內。
明兒給瑩兒買了一套不大不小的宅子,送了城郊的幾畝田地,幾小箱子的精緻華美的首飾,還有五十萬兩金銀,她說過,她要讓瑩兒風風光光從府上出嫁,已自己結拜姐姐的身份嫁過去,任何人也不能小瞧她。
明兒聽說瑩兒的家人到了,立馬去門口迎接。
瑩兒看到自己七年未見的母親和弟弟,她眼淚忍不住流下了,喊了一聲,“阿孃,小弟。”她跑過去抱住了兩人。
她的母親抱著瑩兒,又哭又心疼地說,“小瑩,這麼多年沒見,你受苦了,阿孃對不起你啊!”
她的弟弟喊了一聲,“阿姐,我好想你。”說著又抱住了她。
李明達站在旁邊看著他們重逢感人的一幕,心中甚有感觸,自己和家人才分開了一年多,都思念之極,更何況瑩兒和自己的家人分開了七年多。
瑩兒放開了他們,朝他們介紹,“阿孃,小弟,這是公主,這些年,我在公主身邊,公主對我可好了。”
李明達眼見他們要給自己行禮,她扶住了他們,“你們不必多禮,走吧!進去聊。”
他們進了大堂,明兒坐在長桌前,“都坐啊!我這裡沒那麼多規矩。”
瑩兒瞭解公主的脾性,她根本就不把尊卑當回事,所以拉著自己母親和弟弟坐到了公主面前,她母親不妥地說,“小瑩,這樣不好吧!公主身份高貴,怎能與我等平起平坐。”
瑩兒坦言,“阿孃,放心,公主不在乎那些禮節,你就安心坐吧!”
舒母看了看明兒的神情,見她真的沒有生氣,才放心坐下。
明兒抬手,讓人進來上膳。
看著一道道美味佳餚搬上桌面,舒母越看越心驚,這,這麼多的吃的,吃的完嗎?她心想。
瑩兒說,“公主,夠了,再多就浪費了。”
明兒吩咐,“好了,其他菜就不上了,就這些吧!”
明兒拿起筷子,夾了一道渾羊歿忽,還有清炒落蘇(茄子)給瑩兒的母親,以及他的弟弟,“嚐嚐看。”
舒母道謝,“謝謝公主!”
明兒溫柔地笑道,“阿孃不必如此客氣,我即把瑩兒當姐姐,那你也就是我的母親,暮兒也就是我的哥哥。”
舒母搖頭,“那怎麼可以,公主還是叫老身舒氏吧!公主對小瑩這麼好,不能因為老身壞了規矩,到時別人也會說公主閒話的,公主就不好管理府中的人了。”
明兒也不強求,“好吧!以後私下我還是叫你阿孃,你看這樣可好?”
舒母想了想,這樣倒是可以。
用完午膳後,明兒讓人用馬車送他們母子回了舒宅。
瑩兒說,“阿孃,這是公主送給女兒的,公主把這宅子的地契都給了女兒,往後你和小弟就住在這裡吧!不用回去住了,那茅草屋一到下雨天就漏雨,害的阿孃得了一身的病。”
舒母說,“公主真的把這麼大的宅子送你了,小瑩,你別騙娘。”她不敢置信。
瑩兒點頭,“真的,公主是這世上最好的主子,她一點兒也不把女兒當下人,公主還說了,等女兒成親時,會讓女兒風風光光地嫁到荊府,不會讓任何人瞧不起女兒。”想到這點,她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遇到了公主。
雖然有人私下罵自己身份低賤,說自己不過是靠公主才能嫁的這麼好,才能如此風光,這一點她承認,不過那些人要說就讓他們說去,他們不過是嫉妒自己能遇到公主這樣的好人。他們越說自己的壞話,越證明自己過得比他們要好。自己此生能遇到公主,一定是上輩子積來的福分,才會讓我這輩子遇到如此好的公主。
“阿孃,小弟,我帶你們去看看公主替女兒準備的嫁妝。”她開心地拉著自己母親和弟弟來了寶庫。
舒瑩開啟了桌上放著的一箱箱首飾箱子,加起來共有五箱,“阿孃,這是公主送給我的陪嫁首飾,這才一半,還有一半,正在打造中。”公主私下還在命人打造,她說了,要給自己準備十箱的首飾。
然後她走到另外幾個箱子開啟後,“阿孃,還有,這是公主送給女兒的金銀,也是陪嫁的,總共加起來,有五十萬兩,這兩箱是二十萬兩金子,這三箱是三十萬兩白銀。”
她還說,“公主給女兒買了這套宅子,她說了,若是嫁到荊家,女兒受了委屈,不至於沒有家可回,送這些陪嫁的嫁妝,公主是不想讓女兒嫁過去被人瞧不起。”公主真的是事事都為她考慮好了。
舒母自是高興公主對她的女兒這麼好,可自己卻沒有什麼東西好送給她的,她愧疚地說,“小瑩,都是母親沒用,都不能給你送一件像樣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