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春天,和過去的每一年也沒有什麼不同。
沈光林一行人步行丈量祖國大好河山,看如畫風景,很快就依次上了島,島上沒有公路,但土壤是沙地,只要不是下雨天,道路並不難走。
有人引路,大家很快就到了患者所在的村子。
在村長的帶領下,大家向著患者的家走去。
根據資料介紹,患者是這家的女兒,叫做巧玲,只有19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也太可憐了。
村子不大,巧玲的家還是挺顯眼的,在一種破落民居中鶴立雞群。
真的有點出乎沈光林的意料了,患者家的生活條件竟然還不錯,明三暗五拐角七的院落,看著還挺新的,似乎新建不久。
難道,這還是一個先富裕起來的萬元戶家庭?
村長敲門,裡面人應了,男主人不在,但是巧玲剛好就在家呢。
沈光林看到了這位叫做巧玲的小丫頭,長相就不說了,身材消瘦,面色也不太好,典型的患者形象。
病患的可憐,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我不是藥神裡,那些得了白血病的患者,幾乎就是眼前的真實寫照了。
不過,得知家裡有客人來,她還是出來見了眾人並給大家倒茶喝。
曹妃甸距離唐城津門和京城都不遠,說的話也是北方官話,眾人是能夠聽懂的。
但是,大約是見了陌生人認生,在男主人回來後,巧玲也並沒有多說話,隨即就躲到房間裡去了。
男主人是四十多歲的漢子,看面相並不像生意人,剛從田地裡回來,是被人叫回來的。
心裡有太多疑問,沈老闆也不好立即發表。
既然來這裡一趟,又確認確實是患者家庭,沈某人自然還是要行使財大氣粗的本色,準備拿錢來做一下慈善秀的。
但是,看著嶄新的院落,他又覺得似乎哪裡不妥。
貴有貴相,中年男主人並不像是聰明伶俐的生意人,而巧玲沒有哥哥,只有個還在讀初中的弟弟。
院子是怎麼蓋起來的?
不過,既然來了,沈光林便提出了另一個要求,也是不情之請:既然老鄉的家裡修建的這麼好,那就帶著我們轉轉吧,也當是採風了。
轉轉自然是可行的,給大人物展示幸福生活,是很多小民極為樂意之事。
於是,沈光林很仔細的看了這個家庭的每一處細節,沒有一點因病致貧的痕跡,東西幾乎都是新近添置的,甚至有一些暴發的味道。
沈光林是來看患者的,自然不能缺席巧玲的房間。
巧玲的房間就在拐角附近的一個配房,沈光林敲門進去,裡面光線很暗,涼颼颼的,即使是白天,依然讓人覺得冰冷。
不過,畢竟是女孩子住的房間,收拾的還是很乾淨的,桌上也有一些書,都是高中教課書,看起來巧玲也曾經有過一個求學夢。
當然,沈光林也沒有忘記了自己此行來的目的,“巧玲姑娘,你平時吃的藥是什麼樣的呀,能拿給我看看嗎,白血病治療藥其實是我發明的,為什麼你吃了不見好轉呢。”
沈光林話音落地,巧玲的臉色變得更加蒼白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