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建立文明,到穿越之前,人類發展用了整整五千五百年時間。
區區廢土一年,看似很難在如此跨度之大的文明尺上留下明顯印記。
然而現實發生的一切,卻與預想的截然相反。
不破不立。
毀掉了所有積累後,限制快速發展的舊有規矩也跟著一併廢除。
文明的韌性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無數的思維火花碰撞,無數的天才靈感交織,締造出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新大陸中部。
天元領地。
佔地接近三百畝的天元研究院,規模已經愈發趨近蘇摩在未來遺蹟中見到的那般龐大。
只不過未來遺蹟中天元領地強敵環伺,必須要建造更加安全的甕城。
而當下的天元已站在廢土之巔,更安穩的環境也造就了建築風格的變化。
在這裡,很難看到傳統意義上的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低矮卻又富有未來感的建築群。
研究院的中心區域,是一個巨大的圓形建築,約有三十米高,其頂部採用了透明的穹頂設計,讓陽光能夠自由地灑落在內部的科研空間。
穹頂之下,則是分化成五塊的實驗區。
新興材料、戰爭武器、民生科技、能源探索、生物技術。
各種精密的科研儀器在自動化系統的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種實驗,科研人員們身著特製的科研服,穿梭於儀器之間,透過虛境技術,與遠在另一處試驗場地的同事進行實時交流與資料驗證。
圍繞分化出來的五塊試驗區,穹頂建築之外,又以扇形展開了五個對應科研區。
其中以材料和民生科技的科研區最為科幻。
材料科研區的建築群,以流線型的斜角設計為主,每一棟五層小樓都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劍,向天而立。
陽光之下,建築表面覆蓋著一種特殊的合金材料,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下會呈現出不斷變化的青藍色,一如科幻電影中的外星基地。
建築之間則透過空中走廊相連,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交通網路。
從高空往下俯瞰,整個材料區就像是一朵盛開的金屬玫瑰,充斥著一種力量和輕靈相結合的特殊美感。
而民生科技科研區,則採用了更加溫馨與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這裡的建築以圓形和弧形為主,如向日葵,給人一種柔和而親切的感覺。
建築外牆採用了透明的智慧玻璃,可以根據室內的光線和溫度自動調節透光度和顏色,既保證了室內的光線充足,又避免了過多的熱量和紫外線進入。
建築頂部還設有綠色的植被層,美化了環境的同時,又起到了保溫隔熱的作用。
綠色的廊道建設在一個個生態球之間,有種科技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完美理念。
當然,材料和民生兩個科研區的突出,並不代表著其他三個區普通。
戰爭武器研發區,本部看似只有幾棟孤伶伶的小樓,零星幾人坐在裡面喝著咖啡摸魚,不時還和進來商談訂單的人說笑一陣,看起來異常悠閒。
但在距離本部兩百六十公里之外,武器研發部卻坐擁一片長度超過三十公里、深度達到一千五百米的超級人造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