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南軍

中平五年二月,經過幾輪朝議,古老的漢王朝最終決定正式出兵,將被休屠各部搶走佔領的幷州奪回來。

其實在這之前,何進不是沒有動作,他命令丁原擔任幷州刺史,在河內徵兵,駐紮於太原、上黨等地,一邊抵禦鮮卑和匈奴人繼續南下,一邊伺機收復失地。

這是天子之前的命令,原本何進是希望在那次朝議上逼迫天子早點把太子之位確定下來,結果因為休屠的入侵,而導致計劃的失敗流產。

本來也沒什麼,大不了過段時間再談這個問題嘛。

可是這段時間也不知道天子發什麼瘋,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收復幷州。

這讓包括不攙和立儲的所有中立大臣都覺得莫名其妙,甚至連朝廷低階佐吏,都有些不可思議。

他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天子要對一塊可有可無,幾乎沒有用的土地大費周章?

如果是後世的人,一定會喊出“國家領土,不容侵犯”的口號。

但漢人雖也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吶喊,可對於領土完整和主權意識,其實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而且現在的幷州確實是一塊雞肋,不僅人口少,其中大部分人口聚集地還握在朝廷手裡。

出了雁門關外,就是一片草原,也就是後世內蒙的呼和浩特與包頭。

草原對於鮮卑和匈奴人很重要,因為他們要放牧。

可對於漢人來說,這裡一沒法耕種,二,一馬平川,沒有險要的地勢抵禦草原民族的進攻。

沒有任何可以爭奪的戰略資源,又是在草原上和遊牧民族打仗。

這就相當於岸上的老虎跳進海里與鯊魚搏鬥。

因此所有人都覺得天子瘋了。

畢竟這也已經不是西漢時期受到匈奴人嚴重威脅的時代。

即便耗盡國力,攻下草原,除了彰顯一下大漢威儀之外,沒有任何利益可取。

所以在大家看來,就算要把幷州奪回來,讓丁原去募兵慢慢處理,沒必要花費那麼多錢財精力,一定要派遣精銳的中央軍出征。

只是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天子一意孤行,不僅放出了被關押大半年的皇甫嵩? 命令他前往幷州? 還將北軍虎符賜給了他,讓他調走大半部隊。

漢代是虎符使用最頻繁的朝代? 由於出現過七國之亂? 地方部隊在沒有經過虎符的調遣聽命於藩王作亂,因此東漢對於虎符的看管更加嚴重? 沒有虎符,根本無法調兵。

像三國時期? 曹操赤壁之戰敗北之後? 還曾經出現過諸葛亮取到了陳矯的虎符,利用虎符詐調走了曹兵,趁機奪取了荊州的情況。

因此,虎符在當時相當重要? 甚至還出現過只認虎符不認人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漢靈帝覺得北軍不會背叛自己的底氣? 因為一半虎符在何進手裡,另外一半在他手裡,即便何進想調兵,也得經過漢靈帝的同意。

現在連虎符都賜下,可以看見天子對於幷州的看重? 著實令天下人費解。

為此,朝廷上下反對的奏摺如雪片一樣飛往尚書檯。

陳暮早就知道漢靈帝的打算? 這計謀還是他給支的招,所以這些奏摺他甚至都懶得呈遞給漢靈帝? 全都扣下來壓著。

不過三公九卿有繞過尚書檯直接上書的權力,他們自己也開了個小會議? 進宮面聖去進行規勸。

可惜漢靈帝似乎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一定要打休屠? 實在是勸不動。

大家便以為,天子或者是覺得平定了黃巾,涼州以及遼東之亂後,認為自己文治武功應當讓天下臣服,才對休屠各部的南下有所不滿。

無奈之下,也只能聽之任之。

好在天下承平了幾年,內部還算穩定,只是打併州而已,只要不像漢武時期,前線戰兵二十餘萬,後方輔兵五十餘萬那種遠征漠北的滅國戰爭,以現在的國力,勉強還支撐得起。

二月底,皇甫嵩就領著三萬北軍,浩浩蕩蕩地從河內北上進入了上黨郡,丁原這個時候也募集了五千人,雙方兵合一處,進入太原,準備兵出雁門關。

而就在北軍被領走大半的空檔,漢靈帝就以京中空虛為由,要組建一支新軍,人數為兩萬,恢復前漢舊制,名為南軍。

這個理由並非站不住腳,因為北軍也不是整天待在軍營,他們也需要輪流去各個關口駐防。如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都需要派兵把守。

因此別看皇甫嵩只調走了三萬人,實際上北軍基本上就空了。

像歷史上漢靈帝死時,為什麼袁紹只能帶西園的兵馬攻入皇宮,是因為大半北軍都在長安的皇甫嵩手裡。

而其餘北軍則鎮守在各個關口,使得當時的洛陽像現在一樣空虛。而皇宮的宿衛則掌握在宦官手中,袁紹和袁術被逼在宮門放火,才打入皇宮去。

所以陳暮這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其實也是因勢利導,藉助幷州的情況,暫時將北軍調走,來達成歷史上洛陽空虛的情況。

這不是在還原歷史,而是要觸發這個條件,給出一個組建新軍的合理解釋,才能繼續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