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荀和出來,荀彧恭敬地行禮。
荀和說道:“聽陳子歸一言,令老夫豁然開朗,文若,以後若有機會,多跟著陳子歸學學。”
荀彧笑道:“我在尚書檯跟著尚書令許久,亦是學到了無數在書本里學不到的知識。”
陳暮含笑不語。
論起智力,荀彧作為王佐之才,肯定比自己差不了幾點。
如果陳暮的智力是110,荀彧怎麼說也有98。
但為人處世與陰謀詭計上,荀彧還是差得遠,如果能把這些補齊,估計智力提升到100,跟諸葛亮比一比還是沒問題。
可惜荀彧也是死腦筋,在忠於漢室這一點上就是不開竅。雖然有風骨,但畢竟大勢所趨,沒法改變啊。
三人出了庭院,陳暮送到門外。
二人上了馬車離去。
涼如水的月光灑落下來,將陳暮的影子投射在圍牆之上。
馬車緩緩離去,陳暮心中萬千思緒,卻是矗立不動,並不是在眺望遠去的馬車,而是在看向遠方的天涯。
今夜過後,邊境大亂先起,然後席捲內地,天下風起雲湧。
陳暮已經勸過漢靈帝一次,沒辦法,扶不起來。
這是第二次。
如果荀和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劉辯順利登基為帝,黨人執政,天下至少要安穩個十年,一直到劉辯長大。
只不過要是劉辯也是個昏君,寵信宦官,再來一次黨錮之禍,那就是另當別論的事情。
至少。
陳暮已經幫過漢靈帝幾次。
這最後一策,亦是陳暮給漢靈帝最後的一絲溫柔。
你曾經稱呼我為國士,要提拔我為重臣。
可你我二人之間,終究有君臣之隙,做不到親密無間。
江山天下,能臣將相,最後也抵不過時間,你貴為天子,亦終將會成為一捧黃土。
既然如此,那今日,便各奔東西,各安天命。
若是你死之後,劉辯能在何進與荀和的幫助下,撐過這一關,那至少說明你的後人還能夠執掌皇位。
若是撐不過......就證明這天命並不眷顧你,我還是回去輔佐我的老大哥吧。
陳暮呆呆地望著遠方的月亮,不知何時,秋風起,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
不知何處雨,方覺此間涼。
“天涼了。”
陳暮縮了縮肩膀,轉過身,跨入了自家門內,喃喃自語:“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