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陳暮提供的電阻公式,物理學院實驗了上百種材料,最終找到了合適的導體制作電阻器,終於人類能夠控制電力。
操縱電力的技術解決之後,就是如何利用電力。
作為大漢物理學奠基人和開拓者,被後世譽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化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的大漢丞相陳暮又給出了建議。
製作電燈。
然後物理學院在實驗室當中,首次為黑暗帶來了光明。
只是物理學院用的燈絲是炭棒,僅僅為人類帶來了片刻光明,就再次偃旗息鼓。
但這次實驗是劃時代的。
最終經過無數次研究,學院研究出了碳化竹絲燈,同時利用水銀製造真空玻璃燈泡,完成了電能轉化成光能史詩級革命!
說起來比較尷尬。
其實陳暮是知道電燈泡的最佳材料應該是鎢絲。
但問題是他不知道鎢絲在古代叫什麼。
或者說,他根本不知道鎢長什麼樣,在哪裡產出,現在有沒有被發現。
我國是鎢礦資源儲備最多的國家,在後世查探的鎢礦儲備當中,排名二到十的國家加起來都沒有我國儲備的鎢礦多。
奈何我國古代沒有任何對鎢礦資源進行利用的記錄,或許它確實被發現過,但人們發現它無法使用而放棄。
畢竟鎢的熔點達到3000度,別說古代還不確定有沒有發現鎢的存在,就算發現了,也無法進行鍛造。
所以陳暮無法告知物理學院應該用鎢絲來替代竹絲。
不過現在地理學院滿世界尋找礦產,對未知的礦產進行探索和分類,以我國世界排名第一的鎢礦儲備,發現鎢礦也是遲早的事情。
並且鎢還有很多用處,工業革命之後,鍛造溫度能達到3000度以上,如果能製造出鎢合金,工業將再上一層樓。
而除了南方大運河基本通航,電力發展初步得到應用了以外,今年大漢各地也都皆有喜訊傳來。
比如說今年大漢糧食產量再邁上一個新臺階,兩湖流域和長江中下流域大量田地用於種植雙季稻,北方以小麥和其它基礎農作物為主,產量穩步上升。
在漢桓帝和漢康帝時期,大漢的糧食總產量難以統計。但設立於司空治下的戶部統計部門初步預計,如今的產量已經是當時的三倍以上。
這意味著在漢桓帝和漢康帝時期能夠養活五千萬人口的總產量,到如今能夠養活的人口應該在一點五億,產業價值大大提升。
同時由於糧食產量爆發性增長,每年的人口增長率也在不斷攀升。
若不是因為醫療水平還沒有跟上來,死亡率和嬰兒夭折率沒有迅猛下降,人口增長率還會暴漲。
比如去年經過初略統計,大漢人口大概在4300萬左右,那麼出生率就達到了43%。
因為按照出生率,計算公式出生率=×1000%,也就是說章武十一年出生的嬰兒有185萬人。
但由於過高的夭折率以及疾病和衰老問題產生的死亡率,那麼平均每年人口增長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按照章武五年的初步統計,當時全國人口剛剛4000萬出頭。
到如今是章武十二年。
七年的時間,人口從4000萬增長至4300萬。
這意味著平均每年人口增長大概在4050萬人左右,說明每年的死亡人數相當高。
如果說到了章武十二年年末人口增長到了4360萬人,那麼年初的時候,人口大概在4300左右,平均人口4330萬。
再根據人口增長率公式/年平均人口×1000%可得今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3.8%,提升速度非常明顯。
而隨著糧食問題得到解決,朝廷也在釋出新的人口增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