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很多人把三國武將分為四個檔次,95以上到100的武力值,被稱之為超一流。9095,被稱為一流。8090,被稱為二流。未到80,自然是三流以下。
大多數三國題材的遊戲當中,顏良文丑的武力值基本設定在94左右,因為很多人認為,能抗住關羽前面三刀的,只有95以上的超一流武將能做到。他們倆扛不住,那自然沒有到超一流水準。
然而真正瞭解二人的話,就會知道,其實此二人武力值絕對不下96。在整個三國裡,也僅僅是次於呂布典韋以及五虎上將的存在,和許褚同級別,必然不可能被輕易斬殺。
在袁紹與公孫瓚的戰鬥中,文丑與趙雲交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在官渡之戰,顏良殺數將,敗徐晃、退許褚、擊夏侯惇,可謂戰功彪悍,實力非同尋常。
那為什麼有這樣驕人戰績的超一流武將顏良文丑,遇到了關羽,偏偏就被兩三刀給砍死了呢?
原因很簡單,兩人一個死得冤枉,一個心中膽怯。
白馬之戰,顏良想起了劉備曾經讓他在曹軍當中打聽關羽的訊息,忽然看到關羽過來,正想出聲詢問。結果關羽上來也不搭理他,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給他砍了,自然也就發揮不出超一流武將的水準。
延津之戰就更離譜,因為顏良是被關羽一刀給砍了,文丑自認為與顏良水平相當,就覺得自己打不過關羽,聽聞關羽前來,心中畏懼不已,只打了三回合,調頭就跑,然後被殺了。
可以說,一個死得真冤枉,一個則是敗在了自己內心恐懼的心魔當中。並不是說顏良文丑就差,而是當時關羽刀斬顏良之後,挾戰神附體之勢,把文丑嚇破了膽。
而如今顏良文丑面對關羽,為何又是兩三刀?
還是那個道理。
羑里城之戰,關羽正處於一個武將所能夠達到的最巔峰年紀,武力值差不多99,無限接近於呂布。
而當時顏良是奉了袁紹的命令後撤,主要是以掩護大軍回撤為主,不能全力作戰。
一是不敢戀戰,一旦被關羽拖住,那大軍就難以撤回。
二是不敢死戰,害怕哪怕掩護了大軍撤退,導致自己這個將領反而被包圍。
種種顧慮,讓他96的戰鬥力只能發揮出92點。
而關羽則不同。
他是趁勢追殺,要打亂敵人陣型,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全力斬殺敵方大將,讓敵人徹底喪膽。
所以他當時前三刀,第一刀便是拖刀斬,以勢大力沉的一擊,佔據對敵之先機。
然後第二刀第三刀,刀刀致命,環環相扣,就是要短時間擊殺顏良。
顏良當時不敢全力作戰,倉促之間,居然被關羽壓著打,特別是第三刀,那可怕的氣勢排山倒海般湧來,幾乎要了他的命。
雖然後來有文丑幫忙,勉強逃得一命,但心魔已經種下,第三刀帶給顏良的震撼,是無法想象的東西。
所以自那以後,顏良每次遇到關羽,都十分害怕。水淹安陽的時候,即便已經到了那種困局,他也不敢率領大軍出城與關羽決戰,可見一斑。
而顏良文丑乃一體,顏良畏懼關羽,自然也就影響了文丑。讓兩個人都覺得,面對關羽,必須二人聯手才有可能擊敗。
但實際上如果兩個人都拿出全部實力,與關羽單挑的話,至少一百合之內,應該是不會落入下風。
因此可以說文丑今日並非是死在實力不如關羽,而是他內心自己的恐懼導致。
文丑一死,整個冀州騎兵頓時一片大亂。
汪壁想要呼喝他們,命令他們回覆秩序,但文丑一死,整個軍隊的軍魂瞬間消散,兵敗如山倒,大量的騎兵或是往北面官道逃跑,或是往東面田地裡衝去。
後方的騎兵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聽到有人喊“將軍死了,將軍死了”,一時間原本還在往前面擠,準備參入戰鬥的後方騎兵們也是一片大亂,整個官道上騷動湧現,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阿大阿二等人衝進敵陣,砍倒了文丑的將旗。關羽跳下馬背,撿起文丑的人頭,又騎上爪黃飛電,高高舉起對冀州騎兵們道:“文丑授首,投降者免死!”
“文丑授首,投降者免死!”
山呼海嘯般的聲音湧來,前面戰場上大量冀州騎兵停下戰鬥,下馬放下武器投降。
後面計程車兵們原本還不敢確定,但現在一看文丑的將旗倒了,前面呼啦啦跪下大片,一時間也不再遲疑,紛紛下馬跪地投降。
直到此時,陳暮才從遠處河邊坡下帶著二十多名護衛出來,對左右說道:“傳令下去,立即打掃戰場,馬匹存放在羛陽鄉,留二百人看管,讓俘虜全部下地走路,在後面推輜重車,不準騎馬。”
“唯!”
身邊的護衛去傳令。
玄甲重騎總共兩千人,劉備身邊一千,他身邊一千。
一千人就算每個人拉十匹馬,也僅僅是剛好,何況根本拉不了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