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就算沒有經歷過,也上了很多年的學,知道了那麼多知識,那麼多地方的風土人情,怎麼可能對這種事情一點想象力都沒有。
而他們老師也說了,現實往往都是比想象更加殘酷的。
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家人,在以前那個年代裡到底吃了多少苦,娑羅國實在是太好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活幹,而且安全溫飽什麼都是最基本的,他們生活得格外幸福。
在這樣幸福的氛圍下,孩子只覺得,“爺爺,我一定會努力讀書,讓我們家過上更好的日子。”
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一樣,孩子眼睛裡格外堅定。
因著一生出來家裡的條件就好了起來,孩子才到了上學的年齡,就可以揹著書包上學去了,是以對學習這件事情其實說不上有多努力的。
現在,孩子終於知道要用功讀書了,以往想方設法都想讓孩子努力一些,現在中年人竟然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他們一家都希望孩子努力一些,但絕不是這樣的原因。
他們一家現在生活得已經夠幸福了,再幸福一些他們不敢想,人的內心都是貪婪的,貪婪之後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他們不敢保證,要是到時候控制不住做了傷害這個國家的事情……
剛想到這裡,中年人就不敢想下去了。
那是一個不堪設想的結果,過得更好不應該讓孩子去承擔這樣的責任。
“孩子,你的責任是好好學習,讓這個國家更好,保護好如今大家珍惜的一切,而不是讓家人生活得更好。”
中年人蹲了下來,與孩子視線齊平。
孩子露出疑惑的眼神,這個時候他確實疑惑了,為什麼自己的爺爺好那麼說呢,難道讓家裡人生活得更不是正確的嗎?
爺爺也說了以前生活實在苦,以後一定要幸福才好啊。
“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幸福了,至於要不要更加幸福,是我們大人應該操心的事情,你還小,還在學習的年紀,也是三觀塑造的年紀,不應該把精力放在這樣的世俗之上。”
中年人不愧是能夠把家人帶離了難過的家鄉,來到娑羅國之後還能讓家人都生活變好起來的老人。
難民可以在娑羅國生活,可也大多都生活在城外,能夠生活在城內,說明在腦子和行動上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的。
其他的難民可沒有中年人一家那麼好運。
孩子像是被點醒了一樣,但是還是很疑惑。
明明之前他們談論的都是家裡人以前生活得有多不好不好,可不就是讓他以後好好學習,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爺爺說的好像也是對的。
小小的腦子,大大的疑惑。
為什麼會這樣啊,以前大人是最想他好好學習的嗎?為什麼有這樣的好機會了,他們又不怎麼想了。
嘆一口氣,小孩如同小大人一樣,“好吧好吧,爺爺你說的都對,我學習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而不是我以後會不會過得更好。”
“這樣就對了。”
中年人也明白,孫子並不是完全的懂。
這不重要,得到了那麼好的教育,現在不懂的事情,隨著大腦逐漸發育完全,一定能夠懂得的。
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