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人美為患 第172節

第276章 二七五章 無題

衛姌剛才脫口說出那句已有些悔, 猶豫是否該直接議論桓家之事。

桓啟一眼就看穿她所想,卻是滿不在乎地道:“怕什麼,直說就是。”

衛姌這才道:“這麼些年用兵北上的不少, 還從未有人收服洛陽, 只憑這一點就可稱得上是震天的功勞,大司馬早已領荊、司、雍、益、梁、寧等州郡兵馬, 朝廷還能如何嘉賞,再往上可就是‘九錫之禮’。不說陛下,就是其幾姓高門,能安然坐視此事大司馬身體無恙, 奏議無人敢違,但現在大司馬傷重,朝中定是盼著桓家先自亂一回,這奏議未必就有用。”

桓啟聽她說著,臉色微沉。他何等城府心計,她言外之意一聽便知,桓溫傷重的訊息瞞不住, 這個時候往朝廷發奏議, 朝廷裡的那些人精哪個不知這是桓溫安排身後事,那幾姓門閥,尤其是王謝兩家, 只需要壓著奏議不動,等不了多少時間,桓家就先要內亂一場。

他若有所思, 瞧著她笑了笑, 道:“還想到什麼就一併說了吧。”

“世子這麼多年, 根基深厚, 又有宗室背後支撐,”衛姌小聲將心頭所想說了出來,“萬事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你若有心要對付他,還是該多拉些助力。你曾在吳郡遊學,又與豫章望族相熟,這些江南士族與王謝那幾姓向來就有些不對付。”

桓啟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豁然起身,在屋裡來回踱了幾步,忽然轉身將衛姌抱起來,原地轉了個圈。衛姌驚得雙眼瞪得滾圓。桓啟噙著笑,在她臉上狠狠親了一下,然後又將她放下,面上笑吟吟的,說不出的滿意,心道玉度心中到底還是有他,才能坦言將錯漏處指出。

這兩日忙碌奔波,有些地方險些疏忽過去。桓啟對著衛姌誇了句聰明,又好奇打量她道:“你這兩步想得比那些文吏都要周全多了,卻是從哪學來的”

衛姌抿了一下唇,道:“都是瞎琢磨。”

實則前世在謝家那些年,她聽說過不少王謝兩家在朝堂上針對桓家的事,剛才所說也全是有感而發。

桓啟輕輕將衛姌下巴一抬,在她唇上親了兩下。又說了幾句閒話,囑咐她好好休息,轉身去了書房,將一路隨軍的幕僚常楷田孝直找來商議。

常田兩人近日在寨中閒著,聽說大司馬的病情,心中既驚且憂,卻也暗自為桓啟計劃籌謀,此時來了,還沒等兩人說些有用的諫言,桓啟卻先道:“論打打殺殺,十個桓熙也不夠看的,不過家裡的事,總不能做的那麼難看,名聲還是要的。”

這一開口,常楷與田孝直就不住點頭,他們也擔心這些日子桓啟掌著兵權,做事太狠不留餘地,損壞名聲,對日後來說大為不益。

桓啟與兩人商議片刻,自己親筆寫了幾封書信,一封給江州桓衝。桓衝身為江州刺史,在族中威望僅次於桓溫,只是他為人忠厚,平日很少摻和侄子之間的事。剩下幾封都是給江南有交情的幾家。廢立世子是大事,建康支援的肯定是桓熙,他需要江南士族為他正名說話。

等全部安排妥當,至於其他一些不重要的書信,可以叫由常楷田孝直執筆。

兩人見桓啟安排地面面周到,不由感慨道:“主公這番安排可稱算無遺策了,便是桓熙要鬧,於情於理都已落下風。”

桓啟笑道:“還都是玉度提醒的我。”

常楷道:“小郎君年紀輕輕有這份眼光和謀略,著實厲害。”

他誇得誠摯,彷彿心悅誠服,田孝直也連連稱是。

桓啟臉上的笑又濃了幾分。

幾分書信連夜從軍營中發出,快馬加鞭賓士向各處。

桓啟在寨中又處理了軍中分功及傷亡撫卹之事。桓溫不知是不是那日費神說話,隨後兩日精力不濟,吃了藥昏睡不止。

這日清晨,幾十侍衛護送著一輛牛車來到寨外,下來一個身著錦衣的男子,下了車便一臉傷心哀泣的模樣,口中直呼父親。看守軍士上前詢問,侍衛喝道:“瞎了你們的眼,這位便是世子,還不趕緊開啟寨門。”

軍士嚴守軍令,並未開門,轉身立刻去稟報。

桓熙滿臉擔憂站在門前等候,心底卻怨憤不已。

桓啟帶著人過來,一瞧果然桓熙,眉頭飛快一皺,按時間來算,桓熙能這個時候趕到,定是有人給他通風報信,看來軍中支援世子的人也有不少。他也不意外,接手軍務的時候便已已有所料。

寨門開啟,桓啟迎了出去,先叫了一聲“大哥”。

桓熙大步上前,道:“聽說父親受了重傷,敬道,往常父親都誇你帶兵如何了得,怎會有此疏漏”說著也不等桓啟回答,已經朝著裡頭衝進去,道,“母親與我夙夜難安,父親在哪”

桓啟冷笑一下,不緩不疾跟在後面。

桓熙來到桓溫靜養所居院子,腳步踉蹌地奔進門內,見桓溫倚重的幕僚將士都在,臉上滿是擔憂之色,跪在榻前,語帶哭音喚道:“父親。”

桓啟剛進門時就聽見這一聲,心想平日還是小瞧了他,這份表現簡直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