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提示:本章中後段為血壓內容,但與劇情相關,請自行判斷是否需要跳過。本行提示不佔用收費字數)
虧秦絕之前還想著用“娛習一班拼房貼貼”的事幫林柔分散一下公眾注意力,免得樹大招風,被槍打出頭鳥,卻不想還沒等娛習一班發動集體的力量,她自己反倒身先士卒地吸引了大部分火力(視線),只能說天意不可捉摸,人生主打的就是一個造化弄人。
秦絕看了眼頭圖第二張的(獎盃)秦絕(獎盃)表情包合集,又看了眼在民宿書房儲物箱裡擺得整整齊齊的獎盃禮盒,心頭緩緩浮現出一股被命運玩弄了的惆悵。
“……”罷了,事已至此,還能咋地。
惆悵的秦絕惆悵地退出了家裡,開啟瀏覽器,在搜尋欄裡輸入“金蘭獎”。
彈出來的一條條結果讓她頗感安慰——雖然“秦絕雙獎雙待”的梗遍天飛,但也因此把金蘭獎的獎項設定、頒獎形式和其他資訊傳揚了出去。現如今,因著秦絕、林柔和《FROZEN》的緣故,第三十三屆金蘭獎熱度空前,不只同屆提名作品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往屆的優秀獲獎劇目亦被不斷髮掘,龍國戲劇既偶然又必然地一舉進入大熱期。
機遇當前,豈能放過,各大劇院見狀趕忙做出行動,積極開啟宣傳口,輔以免費抽獎、套票優惠等活動,狠狠拉了一批以前不怎麼看劇的觀眾入坑,形勢空前向好。
這裡面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熱度來得太快太猛,部分新觀眾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現場觀劇習慣,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劇迷們的綜合素質,影響了其他觀者的觀看體驗。
不過,在官方的引導和監管之下,總有一批人過了新鮮勁兒便不再湊熱鬧,無形中被篩選下來,也總有一批人體會到樂趣,逐漸被培養成優質觀眾,反哺龍國戲劇發展。
就像一些網友感慨的那樣:【原來我只是缺少一個瞭解的契機】
急匆匆的上班族難免忽略路邊花草的野趣,埋頭沉浸在資訊繭房裡的民眾也少有獲悉新事物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許多東西都朝著“破圈”的方向努力——破開既有的圈層,敲開他人的圈子,讓更多的人看到、聽到。
【要不是看了金蘭獎,我都不曉得原來咱國內除了各個景點的演出以外還有這麼多精彩的舞臺表演】
【對對,以後旅遊的時候可以把xx省市的大劇院加入打卡清單了~博物館,藝術展,citywalk,晚上再去看一場歌舞劇,感覺挺不錯的!】
【我看劇的理由可能有點那啥,就是吧,秦科太牛逼了,《FROZEN》在這屆金蘭獎上簡直就是血虐啊,不說劇種評獎,綜合評獎一共就九個,去掉那個榮譽獎和新作獎,七個獎裡《FROZEN》橫掃四個,給我看得都有點不好意思了,感覺咱多少有點欺負人#捂臉笑哭】
【兄弟你就是我#捂臉笑哭,我尋思大家能支援的還是多支援一下落選的朋友,我已經看過兩場了,他們的戲劇真的很厲害,只可惜這屆運氣不好趕上了技術碾壓,咱們作為秦科粉儘量幫一幫,不然人家拿不到獎還掙不到錢那是真有點慘】
縱觀下來,像後兩位這樣抱著“幫襯一把”想法並做出行動的人還真不在少數,儘管他們的想法帶著些無意識的優越感,可買下的門票、空位越來越少的觀眾席和結束時送上的掌聲卻是實實在在的,部分戲劇演員同樣在調節自己似有若無的小眾清高心態,努力和這些出發點並不壞的新觀眾們融洽相處,坦然接受大眾的支援,在藝術追求和商業收益之間尋求平衡。
而這一切,是因為《FROZEN》質量過硬,包攬多獎。
再往前推,是因為藍組團結奮進,逆風打出漂亮牌。
追根溯源,是因為娛習一班成長迅速,良性競爭。
“我從未懷疑過這群后生能幹大事。”
遙遠的某座城市,嶽揚含著欣慰的笑容,如是感慨。
“既是時運,亦是人為啊。”
坐在桌旁的朱子疏儲存文件,合上膝上型電腦,隔了一小會兒才接著道,“那孩子……真難得。”
嶽揚當然知道他指的是誰,聞言再度發出一聲慨嘆,深深點頭。
才華出眾者易遇,德才兼備者難逢。
就在今天上午嶽揚還聽得幾句軼事,說是這屆金蘭獎頒獎典禮的總導演起初不知秦絕上上下下道歉了一圈,只覺得這個後輩在典禮結束後能有心找導演組致歉,的確是個會來事兒的伶俐人,後來從網上得知秦絕鞠躬道歉原來面向的是金蘭獎後臺全體工作人員,上到高層下到志願者小工,竟沒落下任意一人,總導演短暫沉默後沒再評價,只道:“祝他前程似錦。”
不是點評而是祝願,嶽揚他們這個階層的人都明白這代表著什麼。
就連嶽揚自己偶爾也會想,倘若娛習一班沒有秦絕,《娛樂實習生》沒有秦絕,或者再說誇張點,倘若這個時代沒有秦絕——龍國文娛的發展又會變成什麼樣。
也許依然會向前走,會在多方努力下一點一點變好。
但無可置疑的是,有了秦絕,就像往溫吞冒泡的藥水裡添了一包催化劑,於是爬行的,走路的,跌跌撞撞奔跑的,都像乘坐了火箭一樣疾速前衝,在狂烈的燃燒下將數十年乃至百年的路程強勢壓縮,一路慷慨激昂,高歌猛進。
顛覆性的革命尚未到來,卻已處處有了跡象。
嶽揚想著想著“誒”了一聲:
“說起來,上一個帶著整個社會往前走,影響時代至深的還是……”秦一科技。
他驀然止住話頭。
不說,有點憋得慌。
說了,又有點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