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家父子沒有避忌產婦,但是生完孩子的風俗習慣也全部按照大乾的來,甚至還分別加上了鄴城和京城的不同習俗。
家裡多了兩個奶娃娃就多了很多事情,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洗三日到了,張家也沒準備大辦,好在認識的人也還不算多,來的人也不會太多。
嚴明昊母親胡娘子早就過來幫忙了,看張家沒請奶孃,便毛遂自薦當育兒嫂,晚上也陪著李嵐在西廂房住。
她愛乾淨,做事情仔細,也喜歡孩子,此前她就已經給兩個小娃娃做了許多貼身穿的小衫子,用的是不染色的細麻布,反覆漿洗後摸起來簡直像是細棉布一般,足夠倆娃娃穿上一年的。
那這母子倆就都跟張家綁在一起了,嚴明昊就也在張家開飯,張德源吩咐陳靈秀每月按京城奶媽的標準給胡娘子發月錢,又把張芍藥調給她使喚。
張芙蓉慢慢大方一些了,閨女身邊還是需要一個婢女跟著,張芙蓉有伺候小姐的經驗,年歲大些見識也多些。
張無忌還小,現在就只跟著府裡的娃娃們上課識字,他在這些孩子裡最大,每天也帶著他們玩樂,留意著他們的安全。
府里人人都有固定的事情做,要請客就忙不過來了,又不像在莘莊那樣有村裡人幫忙,好在還有蕭元錦,提前讓闌珊閣準備了酒席,又讓衛五六去租賃桌椅碗盤。
不知為何,蕭元錦就是感覺張家人對這些習俗其實是不太清楚的,比如說吃席,安平就會理所當然的說:“那就直接在闌珊閣請客好了。”
哪是這麼回事呀?吃席就是要熱熱鬧鬧在府中聚人氣,去闌珊閣請客哪裡還有效果呢!
她也看出來張家對做這些事情沒有經驗,這也難怪,他們一家剛剛來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平時又都忙得很,府裡也沒有得力的管家僕人,那就只能是自己幫忙了。
蕭元錦這麼想,衛國公夫人也這麼想,提前一天就讓府裡的大管家劉叔過張府問缺什麼需要什麼,最後瞭解到酒席是安陽公主負責了,但是還缺招呼客人端茶引路收拾餐碗的下人,第二日也領著衛國公府一群小廝婢女僕婦過來幫忙。
這一來都沒張家人什麼事了,但是洗三的繁瑣還是超乎張曉瑛的認識,而且,來的客人也遠遠超出張家的估算。
讓張家人意外的是新婚的六皇子妃也來了,還帶了她大哥的嫡長女一起過來,洗三是不用主家發帖子請的,想來就來,當然前提是互相認識說得上話,張家跟六皇子府的關係自然算是密切的。
張曉瑛跟哥哥站在府門外迎客,都不清楚來的究竟是什麼人,幸好知夏又陪著她一塊站著,衛五六陪著張曉琿站著,來了客人就快速告訴他們兄妹倆的人脈關係。
衛國公夫人領著兩個兒媳婦和閨女帶著孩子們浩浩蕩蕩來了,後面來的基本都是跟衛國公府有這樣那樣關係的人家。
兩個兒媳婦的孃家,女兒的婆家,世交下屬的家眷,雖然主要是女客,但也有部分男客,是跟張曉瑛學了珠演算法的幾個戶部的大人,太醫院跟張曉瑛共事的幾個太醫,還有部分太學的先生,周樂浦也在其中。
衛五六看到周樂浦差點臉都綠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得知的訊息。
好在來的人雖多,但是洗三的吃席很簡單,主要是吃麵,配著幾樣小菜,因此倒也能應付過來,等送完最後一個客人走,張曉瑛覺得自己的臉都笑僵了。
她想到了婚禮上的菲菲姐,當時自己總覺得她的笑容也是有些僵,看著有些不自然,還以為她是因為心裡還念著自己哥哥才笑成這樣,現在才明白自己是自作多情,明明菲菲姐就是笑麻了。
客人來的多最高興的莫過於魯嬤嬤和花娘子婆媳,因為來的人越多往盤裡添的禮品越多,幾乎沒有只添清水的,再少也有十個銅板,甚至還有金角子銀粿子,還是雙份的,最後都由她們一股腦帶回家。
張曉瑛很是驚奇,這麼說來古代的接生婆收入很是不低啊!
她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古人這麼看重洗三,那她們還願不願意到她和蕭元錦的婦幼保健院分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