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這話讓眾人很是意外,不過細想下來,確實是這樣。
金像獎參選資格有三個條件,導演有香江永久身份證、至少一家出品公司是香江公司、劇組至少六個專案的工作人員是有香江永久身份證的。
三個滿足兩個就行。
《颶風營救》導演陳木盛有身份證。
剪輯是陳木盛、男配角程冠希和任達樺、動作設計袁翔仁、美術指導是陳木盛帶來的。
劇組不止一個攝影師,有一位掌鏡也是陳木盛帶去的。
陳木盛同樣掛了個編劇的名,修改了一些香江的劇情,畢竟他更瞭解香江。
十五大類,六個分類都有香江人。
而《畫皮》,徐客是香江人,英黃是出品公司之一,這兩點就夠了。
現實擺在眼前,有人笑了,有人沉默,有人生氣。
可堅持金像獎本土化的電影人,依然不為所動。
甚至有人說《颶風營救》和《畫皮》是鑽了空子,前者完全沒有港味,應該取消參選資格。
還是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都很急躁,演藝協會的會長吳祖星一拍桌子,大聲道:
“應該向官方施壓,既然茴規了,憑什麼又區別對待,我們北上去京城,把找媒體把事情宣揚起來!”
......
會議結束,又是白費時間,吳思元很生氣地先走了。
接替他當金像獎主席的文俊快步追上了,笑道:“放棄吧,說服不了他們的。”
吳思元都氣急反笑:“你聽聽他們說的,還向官方施壓。”
“管不了的,他們連錢都不要,沒有他們害怕的東西。”文俊倒是無所謂。
“你也不幫忙。”吳思元很不滿。
“我幫什麼忙,我巴不得港片進不去。”
文俊笑了:“我和伯納的於總談好了合作,一起做合拍片,沒有港片的競爭,對我來說是好事啊。”
吳思元臉一黑,香江電影行業就是各懷鬼胎的人太多了。
那些大導演不缺片子拍,香江的公司找他們,內地搞合拍片也找他們。
最想要促成這事的,反而是年輕導演。
最反對的,是那些不為錢,只是堅持金像獎血統的人。
就算兩三年都沒有電影拍,也不妥協,寧願不拍電影。
還有文俊這樣,兩岸都有資源有人脈,可以自己做合拍片,內地香江都能上映。
而吳思元,被人稱為香江電影教父。
這個名頭,他不想丟掉,反而很享受,想做些什麼來讓彰顯自己就是名副其實的香江電影教父!
他不為錢,不為香江電影,更多的是為了名!
......
昨天找了唐言之後,第二天大會開完,吳思元又找上了唐言,請他在領導面前多多沒眼。
“吳會長放心,下次見到了領導,我一定轉達你們的訴求。”
唐言很認真地點點頭,保證下一次一定!
轉身和王宗磊、於冬瓜他們離開了,傍晚乘飛機趕回京城。
飛機上,他們對於吳思元三番兩次地有求於唐言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