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章華語電影票房記錄!

《火星救援》基本算是先敲定了,只要航天局不反對,就沒有意外。

徐領導的動作很快,第二天就通知了,航天局同意,這個題材可以拍,也願意提供技術支援。

但是,劇本一定要讓他們過目。

這是肯定的,不管什麼題材,說了最算的都不是光電,而是涉及到題材的相關部門和單位。

光電過審了,涉及的部門不過審也是白搭。

現在航天局沒意見,那就不會有其他的問題。

唐言就抓緊完成自己的劇本,畢竟這片子準備時間很長,那麼大一項工程呢。

別看造個火星外景,就一些隕石坑、火山之類的東西,很簡單。

這可不比造房子容易,算是打造一件工藝品,而且是非常精細的那種。

劇本倒是簡單,也是因為劇情簡單。

就一個演員,也沒法有太多出入的地方。

就是男主角的身份,要變一變。

原版是植物學家,種土豆也合理。

可是國內的宇航員,基本上全是空軍飛行員出身的。

從楊力偉到神舟十二號的聶海盛他們,幾乎全都是飛行員。

還不是一般的飛行員,一個個可以說是空軍中的兵王。

四年前的第一批宇航員,就是從1500名空軍飛行員裡挑選出來的14個。

真正的百裡挑一!

反正特殊職業,我國很多都是軍人出身。

他們也是最可靠的人,一出現就讓人放心。

堅韌、刻苦、身體素質好、意志力強、執行力強,軍人天生具備航天員的絕大部分要求。

這就沒法是植物學家了,國內不可能,所以身份要換一個。

簡單,直接農民出身就得了。

現在部隊裡,絕大部分人當兵前都是農民。

對農作物瞭解,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農民和植物學家又不一樣,後者是搞研究的,前者是種糧食。

所以,種土豆的情節,也要變變,不能弄的跟搞科研一樣。

一點點變動,無關大礙。

至於是種土豆還是紅薯之類的,這個也不影響。

西方人離不開土豆,什麼煮土豆,炸土豆塊,煎土豆,土豆芝士、土豆泥......

從主食到零食,應有盡有,快餐店裡的薯條永遠是不可或缺的。

有個問題,土豆炸出來的叫薯條,那紅薯炸出來叫什麼?

國人對土豆沒那麼熱衷,倒是紅薯在過去很多年,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以前沒飯吃,一天三頓吃紅薯。

不過現在貴了,街上的烤紅薯還挺受歡迎。

改成紅薯的話,加上男主角農民的身份...

有了!

唐言突然有了靈感,提筆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