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到百花獎,高媛媛這回不像金像獎那麼期待,希望越大,越是患得患失了。
“要是有黑幕怎麼辦,99年不就鬧的很大。”
“99年那是吃像太難看了,00年以來百花獎都還算公正。”
百花獎80年代特別火,動輒數百萬選票,最高的一次980萬張選票,那才是全民參與,代表了民眾的聲音。
90年代電影市場不行了,百花獎也垮了,再加上一大堆人為了利益,去買獎。
那個時候,百花獎是可以漲工資、提職稱、當領導、分房子的。
不管為了哪一樣,都有很多人抵不住誘惑,花錢去買。
漸漸地,有人第一個吃螃蟹,還得了好處,沒被螃蟹傷到,其他眼紅的人也緊隨其後。
整個90年代,說難聽點,花錢買的獎,估計有一半。
很多人憑著買來的獎提幹了、分了套房子,有人一舉當上領導,這樣的人當領導,可想而知。
新世紀之後國產電影的困境,基本上都是那個時代埋下來的禍根。
99年最離譜,馮褲子的《不見不散》竟然連提名都沒有。
那年,組委會從東北某中等城市,收到了20多萬張雜誌選票。
而前一年年,全國的選票一共才20多萬。
正巧了,獲得最佳故事片的《男婦女主任》,出品方就是來自東北的長影廠、本山娛樂。
男主角趙本善,也拿了影帝。
有沒有關係也不知道,萬一是巧合呢。
反正那一年搞大了,組委會也不是吃乾飯的,畢竟是文聯的獎。
這幾年就正常多了,而且要搞黑幕的話,唐言笑道:
“這屆委員會主任是前任八一廠廠長,八一廠倒是有《驚濤駭浪》、《衝出亞馬遜》參評。
前者寧瀞演女主角,不過戲份太少,後者女主角是個外國人,最大的意外就沒了。
其他委員裡,電影劇吳局長在,文聯的仲書記我打過交道,開會經常碰到也算認識。
袁荃今年也去當評委了,總不會坑老同學,人民日報文藝部郭主任我們吃過飯約過採訪......”
數了數,認識的還不少,不說別的,最起碼可以杜絕黑幕。
高媛媛卻掩嘴笑道:“那我們不就是搞黑幕了。”
“黑幕竟成我自己?”
唐言搖搖頭:“這是為了保證不成為黑幕的犧牲品,又不是要去搞暗箱操作。”
這下高媛媛放心了,百花獎是觀眾選擇獎,佩蓉這個角色很多觀眾喜歡。
而且周汛去年拿過影后了。
.......
十八年來第一個內地影后,金像獎這回在內地的聲勢比去年高多了。
榮新達那邊,要不是因為疫情,都準備搞一個盛大的慶功宴了。
而同一輩的其他幾個小花旦,也別提多羨慕了。
而作為同樣拿獎的《英雄》,因為全是技術獎,關注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