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章唐廠長,票房破三億!

想做事就要有自主權,也要錢,可是我到現在為止賺的錢,大部分都沒有花在刀刃上,只不過讓集團逢年過節的獎金和禮品多了一些,讓那些子公司、分公司,天天來集團要錢。

不論是行業的哪一個環節,都需要錢,中國電影要想有自己完善的工業體系,也要大量金錢的投入,沒有完善體系的電影行業,只會亂七八招。”

就這?

韓三坪很是意外,不過電影工業、完善體系這兩個陌生的詞倒是讓他很有興趣。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感覺有一種特別的魔力,忍不住微微坐直了身子。

“唐言你具體說說。”

“按好萊塢那套,工業體系就是:明星制、專業化、後產品營銷、跨行業滲透、全球化這五點。”

唐言說完,攤了攤手:“而國內一點都做不到。”

“再具體一點。”韓三坪隱隱有些興奮。

江德福也側耳傾聽,這些新鮮玩意,他也是頭一次聽說。

唐言先喝了口水潤潤嗓子,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開口:

“其實就是字面意思,明星制是八十年前好萊塢就開始的制度了,一開始好萊塢為了防止演員出名,提高片酬,是不會讓演員出現在演職員表裡的。

可是後來製片廠發現,觀眾會為了某部電影裡熟悉的面面孔,而為他剩下的作品買票,就主動在演職員表里加入演員的名字,並且開始宣傳演員。

到了後來,乾脆透過霸王合約,直接讓演員重複演某一類角色,比如程龍和李連結只演動作片、功夫片,周星池只演喜劇片,成為一塊招牌,讓觀眾一看喜劇片有周星池就買票。

如果某個演員演的某個型別片連續失敗,就會被製片廠放棄,不會再有機會了,這是當年的一個缺陷,不過現在製片廠無法控制演員了,行業也不需要這樣。

我們現在就缺有號召力的型別片的演員,張翰宇我就打算把他打造成大叔硬漢,還物色了幾個演員,只是時機還不到。”

簡單來說,就是型別片演員,現在的程龍、李連結、周星池,後來的吳經、腎疼、黃博、徐錚他們。

也恰巧,這些人才是最能抗起票房的。

這不是偶然,而是好萊塢近百年的經驗。

捧演員肯定是要捧,演員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節。

但是這個捧,跟影視公司捧自己人,不是一個意思。

比如沈藤,等他長殘了,唐言就會捧他,提前扛起喜劇片的大旗。

這是明星制,指的是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而不是空有名氣的演員。

後者也就是和我們俗稱的“明星”,這和明星制沒關係。

大蜜蜜是大明星吧,可她沒有什麼票房號召力,總不能次次靠兇,跟《孤島驚魂》那樣。

不過,他這段話,卻讓韓三坪有些費解:“這不就是現在的行業?如果程龍這樣有號召力的演員越來越多,觀眾也認他們,投資商全都找他們,只看明星不看電影質量呢?”

這說的怎麼那麼耳熟?

唐言回道:“這就涉及到第二點專業化了,電影工業專業化程度決定了行業的普遍水準,哪怕是一部爛片,都爛在一定水平線上。

國內這幾年票房越來越高,但是裝置、技術、人員等各方面水準並沒有得到多少提高,我們不是沒有裝置,不缺硬體。

但是人員、技術就是上不去,現在大家拍電影,就是各玩各的,全都是家庭小作坊的模式,哪怕大製作都是這樣,無法提高行業的製作水平。”

說直白點,專業化是保持底線的,拉高平均水準的,爛也不至於爛到太離譜。

喜劇片的底線要是有《惡棍天使》那種水平,就好了。

可惜,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國內好電影不少,但是很難做到專業化。

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家庭小作坊模式。

哪怕過幾年上市了的華藝,就影視製作來說,也就是個大一點的作坊。